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的融合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32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第11-14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分类第11-12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性能比较第12-13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前景第13-14页
   ·人脸识别技术第14-18页
     ·人脸识别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自动人脸识别的技术难点第15-17页
     ·人脸识别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17-18页
   ·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第18-30页
     ·多模态人脸图像融合识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1-25页
     ·多模态人脸融合识别的研究现状第25-30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0-31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31-32页
2 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理论方法第32-50页
   ·人脸识别研究历史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2-35页
   ·人脸识别主要理论方法概述第35-43页
     ·基于几何特征方法第35页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第35-36页
     ·基于子空间分析的方法第36-40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第40-41页
     ·基于模型的方法第41-42页
     ·基于局部特征的方法第42-43页
   ·人脸识别图像库第43-45页
   ·人脸识别算法评测与竞赛第45-49页
   ·小结第49-50页
3 基于Fisher线性判别和典型相关分析的多模态人脸特征融合第50-67页
   ·引言第50-52页
   ·前人的工作第52-57页
     ·Fisher线性鉴别分析(FLDA)第52-53页
     ·典型相关分析(CCA)第53-55页
     ·FLDA与CCA之间的联系第55-57页
   ·基于Fisher线性鉴别的典型相关分析(FLDA+CCA)第57-58页
   ·高维小样本情况下的讨论第58-60页
   ·实验第60-66页
     ·训练与测试图像中包含表情变化第63-64页
     ·训练与测试图像中包含光照变化第64-66页
   ·小结第66-67页
4 多模态人脸非均匀局部特征融合第67-77页
   ·引言第67页
   ·遗传算法第67-68页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第67页
     ·基本遗传算法第67-68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模态人脸图像非均匀局部特征抽取第68-73页
     ·分块算法第69-70页
     ·非均匀子图像块的选取第70-71页
     ·个体编码第71-72页
     ·适应度函数第72页
     ·选择第72页
     ·交叉和变异算子第72-73页
     ·特征抽取第73页
   ·实验第73-76页
     ·训练与测试图像中包含表情变化第74页
     ·训练与测试图像中包含光照变化第74-76页
   ·小结第76-77页
5 融合多模态人脸信息的双阈值分类器第77-94页
   ·引言第77页
   ·常用的分值匹配层融合方法第77-79页
   ·基于双阈值分类器的决策融合第79-86页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第79-81页
     ·模式空间中确定区域(CR)与不确定区域(UR)的划分第81-83页
     ·对不确定区域内样本的Fisher线性判别分析第83-85页
     ·分类器设计第85-86页
   ·实验第86-93页
     ·在NDHID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第87-89页
     ·在Equinox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第89-92页
     ·讨论第92-93页
   ·小结第93-9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94-95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7-10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项目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作者简介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科学的社会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雪盖及雪表面温度反演--以军塘湖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