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的社会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近代科学社会化及其背景分析 | 第8-20页 |
第一节 科学社会化 | 第8-11页 |
一、 科学社会化的定义 | 第8-10页 |
二、 科学社会化的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近代科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分析 | 第11-20页 |
一、 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 第12-14页 |
二、 科学研究活动主体 | 第14-20页 |
第二章 近代科学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 第20-34页 |
第一节 近代科学发展的趋势 | 第20-22页 |
一、 参与科学研究的规模不断增加 | 第20-21页 |
二、 科学研究所需的经费迅速增长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近代科学社会化方式:科学与资本的联盟 | 第22-34页 |
一、 资本向科学的渗透 | 第23-29页 |
二、 科学作为资本的增长动力 | 第29-31页 |
三、 国家对近代科学社会化方式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近代科学社会化的意义 | 第34-48页 |
第一节 近代科学社会化对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 第34-36页 |
一、 科研机构数量增加,规模增大 | 第34页 |
二、 科学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 第34-35页 |
三、 社会被科学化 | 第35页 |
四、 近代科学社会化促进了科学研究活动的合作机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近代科学社会化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 第36-38页 |
一、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 第36-38页 |
二、 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内在精神世界 | 第38页 |
第三节 近代科学社会化的负效应 | 第38-43页 |
一、 资本主义与科学异化的条件 | 第39-40页 |
二、 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异化的理性分析 | 第40-43页 |
第四节 近代科学社会化对我国科研事业的启发 | 第43-48页 |
一、 近代科学社会化方式的历史启示 | 第43-44页 |
二、 中国需要加大企业资本投入科学的力度 | 第44-45页 |
三、 选择合适的科研体制 | 第45-46页 |
四、 构建科学社会化的制度平台 | 第46页 |
五、 构建科学社会化的服务平台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