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虚拟装配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8页 |
·装配工艺过程概述 | 第13-14页 |
·虚拟装配与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 | 第14-15页 |
·普适计算的发展 | 第15-16页 |
·情境感知与智能装配空间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虚拟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装配规划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语义与本体论在虚拟装配建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情境感知的研究及应用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7-28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8-31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重点、难点 | 第30-31页 |
·课题来源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2章 面向虚拟装配的情境感知体系框架 | 第34-50页 |
·装配知识与装配情境 | 第34-39页 |
·装配工艺过程 | 第34-36页 |
·装配知识 | 第36-38页 |
·装配情境 | 第38-39页 |
·装配情境的层次化建模 | 第39-43页 |
·装配情境的目标 | 第39-40页 |
·装配过程情境化 | 第40页 |
·装配情境的层次化模型 | 第40-43页 |
·装配情境感知的体系结构 | 第43-49页 |
·装配情境感知的系统框架 | 第43-46页 |
·基于本体的装配情境感知策略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面向装配智能的情境信息本体建模 | 第50-76页 |
·本体论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51-56页 |
·本体论简述 | 第51页 |
·本体的构建理论 | 第51-53页 |
·本体描述性语言的选择 | 第53-56页 |
·装配信息模型的语义提取 | 第56-67页 |
·多层次装配信息模型 | 第56-58页 |
·装配语义分析与提取 | 第58-64页 |
·装配特征模型 | 第64-67页 |
·装配本体建模 | 第67-70页 |
·装配本体的表示 | 第67-68页 |
·装配本体模型 | 第68-70页 |
·CAD模型信息提取与本体映射 | 第70-75页 |
·CAD模型信息提取 | 第70-71页 |
·本体映射与实例化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基于本体的情境信息推理与智能识别 | 第76-96页 |
·智能推理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76-78页 |
·基于本体的推理的技术 | 第76-77页 |
·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 | 第77-78页 |
·基于本体的DLRL推理方案构建 | 第78-87页 |
·推理规则库构建 | 第78-80页 |
·装配体层级关系推理 | 第80-83页 |
·装配体自由度推理 | 第83-87页 |
·基于本体的智能扣件 | 第87-95页 |
·相同零件智能识别 | 第88-90页 |
·基准件、待装件智能识别 | 第90-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装配情境的感知机制 | 第96-122页 |
·基于Agent的任务情境感知机制 | 第96-105页 |
·问题与任务 | 第96-97页 |
·装配任务情境的理论基础 | 第97-98页 |
·装配任务感知机制 | 第98-100页 |
·装配任务感知Agent | 第100-103页 |
·基于Agent的推理规则 | 第103-105页 |
·基于多Agent的装配情境感知机制 | 第105-112页 |
·面向装配情境感知的多Agent系统结构 | 第105-107页 |
·基于多Agent的消息响应模型 | 第107-108页 |
·基于多Agent的装配情境感知机制 | 第108-112页 |
·基于商空间的情境粒度感知机制 | 第112-115页 |
·商空间粒度计算理论 | 第112-113页 |
·装配情境本体的粒度模型 | 第113-114页 |
·情境粒度的智能识别算法 | 第114-115页 |
·基于粒子群的装配序列情境感知算法 | 第115-120页 |
·装配序列影响因素分析及量化 | 第116-117页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参数映射 | 第117-119页 |
·算法实现及运行实例 | 第119-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6章 基于情境的智能虚拟装配原型系统 | 第122-137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 | 第122-124页 |
·系统整体架构 | 第124-125页 |
·3D-IVAPP系统各关键模块 | 第125-131页 |
·本体装配模型构建模块 | 第125-127页 |
·人机交互模块 | 第127-130页 |
·智能推理、感知模块 | 第130-131页 |
·基于WEB的三维工艺资源管理模块 | 第131-135页 |
·三维模型的共享和可视化 | 第133-134页 |
·工艺资源管理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 第134-135页 |
·用户及项目管理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 第135页 |
·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7-141页 |
·工作总结 | 第137-138页 |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138-139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