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景观设计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4页 |
·景观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西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3页 |
·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渊源与现状 | 第13-21页 |
·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渊源 | 第13-18页 |
·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 | 第18-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4页 |
第2章 城市广场设计探析 | 第24-42页 |
·城市广场的地位 | 第24页 |
·城市广场的分类 | 第24-26页 |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内涵 | 第26-29页 |
·人情化因子 | 第26-27页 |
·自然化因子 | 第27页 |
·其它 | 第27-29页 |
·城市广场审美的空间因素分析 | 第29-34页 |
·广场空间的围合与人的心理感知 | 第29-30页 |
·广场空间的尺度与人的心理和视觉因素 | 第30-32页 |
·广场的空间序列与人的心理感受 | 第32-34页 |
·城市广场形式美的实体构成要素分析 | 第34-38页 |
·实例分析—天安门广场的景观设计分析 | 第38-42页 |
第3章 城市街道设计探析 | 第42-58页 |
·城市街道的地位 | 第42页 |
·城市街道的分类 | 第42-45页 |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 第45-47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5页 |
·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原则 | 第45-46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46-47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7页 |
·城市街道审美的空间因素分析 | 第47-52页 |
·城市街道空间的尺度与人的心理感知 | 第47-49页 |
·城市街道的空间形态与人的动视觉特征 | 第49-51页 |
·城市街道空间的连续性和方向性 | 第51-52页 |
·城市街道形式美的实体构成要素分析 | 第52-55页 |
·实例分析——长安街改造的景观设计分析 | 第55-58页 |
·功能分类 | 第55页 |
·空间形态 | 第55-56页 |
·实体要素 | 第56-58页 |
第4章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探析 | 第58-71页 |
·居民的需求层次分析 | 第58-60页 |
·居民的生理需求 | 第58页 |
·居民的安全需求 | 第58-59页 |
·居民的社交需求 | 第59页 |
·居民的休闲需求 | 第59-60页 |
·居民对外在美的需求 | 第60页 |
·城市居住区环境审美的空间因素分析 | 第60-64页 |
·人的活动与空间的归属 | 第60-61页 |
·人的心理需求与空间的层次 | 第61-62页 |
·人的视觉特征与空间的围合 | 第62-64页 |
·居住区环境形式美的实体构成要素分析 | 第64-66页 |
·实例分析—一朗琴园的景观设计分析 | 第66-71页 |
·项目概况 | 第66-67页 |
·空间分析 | 第67-68页 |
·实体要素 | 第68-71页 |
第5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 第71-83页 |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 | 第71-73页 |
·满足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 第71-72页 |
·满足人的生活需求 | 第72页 |
·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 | 第72-73页 |
·城市公园审美的空间因素分析 | 第73-76页 |
·空间的对比 | 第73-74页 |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 第74-75页 |
·空间的序列 | 第75-76页 |
·城市公园形式美的实体构成要素分析 | 第76-79页 |
·实例分析——紫竹院公园的景观设计分析 | 第79-83页 |
·公园定位 | 第79-80页 |
·空间分析 | 第80页 |
·实体要素 | 第80-83页 |
结语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