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传播媒介论文

网络恶搞文化流行的深层解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第8-9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2页
     ·关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第9-10页
     ·关于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第10-11页
     ·关于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第11-12页
     ·关于网络恶搞文化的研究第1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网络恶搞文化的概念和后现代特征第12-13页
     ·从技术层面分析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第13页
     ·从心理层面分析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第13-14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恶搞文化第15-26页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化第15-16页
   ·网络恶搞文化的内涵第16-19页
     ·恶搞文化的内涵第16-17页
     ·网络传播中的恶搞文化第17-19页
   ·网络恶搞文化的后现代性第19-25页
     ·精英文化身份的失落第19-20页
     ·碎片的拼贴和挪用第20-21页
     ·传统真实观念的颠覆第21-23页
     ·延异的思维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网络恶搞流行的技术分析第26-38页
   ·技术的演进对恶搞文化的影响第26-30页
     ·印刷技术第27-28页
     ·电子技术第28-29页
     ·数字技术第29-30页
   ·网络恶搞流行的媒介技术分析第30-33页
     ·制作技术分析第30-32页
     ·传播技术分析第32-33页
   ·后技术影像时代视觉传播变化分析第33-37页
     ·消解市场理性第33-35页
     ·消解大众传播霸主地位第35-36页
     ·消解单向度话语权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网络恶搞流行的心理分析第38-50页
   ·大众审美心理分析第38-41页
     ·传统伦理性审美心理第39-40页
     ·当代世俗性审美心理第40-41页
   ·大众狂欢心理分析第41-45页
     ·艺术思维狂欢化第42-43页
     ·人物形象狂欢化第43-44页
     ·体裁修辞狂欢化第44-45页
   ·大众潜在欲望分析第45-49页
     ·自由意识的宣泄第46页
     ·猎奇刺激的满足第46-47页
     ·自我价值的张扬第47-48页
     ·集体无意识的彰显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家庭冲突的中加比较研究
下一篇:英文电视访谈节目前序列分析--基于中央九台《人物聚焦》节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