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芳硫醚树脂的结构改性探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绪论 | 第10-31页 |
| ·聚芳硫醚 | 第10-13页 |
| ·命名 | 第10-11页 |
| ·归属与分类 | 第11-13页 |
| ·聚苯硫醚(PPS) | 第13-19页 |
| ·PPS 的简史 | 第13-14页 |
| ·PPS 的合成方法 | 第14-19页 |
| ·聚苯硫醚的结构改性 | 第19-22页 |
| ·聚苯硫醚砜(PPSS) | 第19-20页 |
| ·聚苯硫醚酮(PPSK) | 第20页 |
| ·聚苯硫醚酰胺(PPSA) | 第20-21页 |
| ·聚芳硫醚砜酰亚胺树脂(PASSI) | 第21页 |
| ·聚苯硫醚酮酮(PPSKK) | 第21页 |
| ·聚苯腈硫醚(PPCS) | 第21-22页 |
| ·喹啉 | 第22-28页 |
| ·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23-25页 |
| ·喹啉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8-31页 |
| ·侧基改性 | 第29页 |
| ·主链改性 | 第29-31页 |
| 第二章聚(2,5-二甲基)苯硫醚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 第31-41页 |
| ·原料及仪器装置 | 第31页 |
| ·原料 | 第31页 |
| ·仪器装置 | 第31页 |
| ·合成聚(2,5-二甲基)苯硫醚(DMPPS) | 第31-32页 |
| ·实验条件的探索 | 第32-36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32-33页 |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33-34页 |
| ·单体配比的确定 | 第34页 |
| ·反应温度 | 第34-35页 |
| ·反应时间 | 第35-36页 |
| ·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36-40页 |
| ·测试仪器及条件 | 第36页 |
| ·表征结果 | 第36-39页 |
| ·产品的溶解性 | 第39页 |
| ·反应机理的探索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聚喹啉硫醚合成条件的探索 | 第41-48页 |
| ·原料及仪器装置 | 第41-42页 |
| ·原料 | 第41页 |
| ·仪器装置 | 第41-42页 |
| ·合成PQS | 第42-46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43页 |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43-44页 |
| ·合成PQS 的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聚喹啉硫醚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48-62页 |
| ·PQS 粘度的测定 | 第48-49页 |
| ·PQS 的链结构表征 | 第49-57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1页 |
| ·~1H—NMR 分析 | 第51-53页 |
| ·元素分析 | 第53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53-55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55-57页 |
| ·聚集态结构的表征 | 第57-58页 |
| ·X 射线衍射 | 第57-58页 |
| ·偏光显微镜测试 | 第58页 |
| ·热性能研究 | 第58-60页 |
| ·PQS 的热重分析 | 第58-59页 |
| ·PQS 的DSC 分析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聚喹啉硫醚的溶解性实验 | 第62-70页 |
| ·溶度参数的概念 | 第62-64页 |
| ·溶度参数分量的估算 | 第64-66页 |
| ·计算部分 | 第66-68页 |
| ·PQS 的溶解度参数计算 | 第67页 |
| ·DMPPS 的溶解度参数计算 | 第67-68页 |
| ·试验部分 | 第68-70页 |
| 第六章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