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厢记》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西厢记》研究嬗变轨迹 | 第12-34页 |
第一节 元末明初《西厢记》研究拉开序幕 | 第12-20页 |
第二节 明末清初《西厢记》研究掀起高潮 | 第20-28页 |
第三节 清代后期《西厢记》研究步入困境 | 第28-34页 |
第二章 《西厢记》作者诸说及其考定 | 第34-61页 |
第一节 《西厢记》作者问题与作者诸说 | 第35-41页 |
第二节 “关作”与“关作王续”说考辨 | 第41-48页 |
第三节 “王作关续”说诸家考论 | 第48-61页 |
第三章 《西厢记》曲坛地位论争 | 第61-78页 |
第一节 《西厢记》与《琵琶记》《拜月亭》的品评 | 第62-69页 |
第二节 《王西厢》与《董西厢》的比较 | 第69-72页 |
第三节 王实甫与元曲“四大家” | 第72-78页 |
第四章 《西厢记》风格殊遇及越位 | 第78-97页 |
第一节 风格美誉后的分歧 | 第79-85页 |
第二节 “雅艳”又“本色”的风格定位 | 第85-91页 |
第三节 风格论的越位及其失误 | 第91-97页 |
第五章 《西厢记》思想内容评价 | 第97-116页 |
第一节 《西厢记》思想内容否定论 | 第97-102页 |
第二节 《西厢记》思想内容肯定论 | 第102-109页 |
第三节 《西厢记》思想内容“折衷”论 | 第109-116页 |
第六章 《西厢记》艺术形式评析 | 第116-136页 |
第一节 《西厢记》语言构成与音韵鉴赏 | 第116-124页 |
第二节 《西厢记》情节结构论评 | 第124-129页 |
第三节 明清《西厢记》创作技法剖析 | 第129-136页 |
第七章 《西厢记》版本文献整理研究 | 第136-161页 |
第一节 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 第136-144页 |
第二节 凌漾初刻本《西厢记》 | 第144-149页 |
第三节 刘世珩《西厢记》研究资料汇总 | 第149-156页 |
第四节 “出土文物”《崔氏墓志》辨识 | 第156-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