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明饮冲剂治疗弱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引言 | 第1-17页 |
临床研究 | 第17-23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7-1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三、 观察指标 | 第19页 |
四、 治疗方法 | 第19页 |
五、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六、 治疗结果 | 第19-23页 |
实验研究 | 第23-28页 |
一、 对肾虚模型的影响 | 第23-26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二、 对血虚模型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44页 |
一、 中医对弱视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28-34页 |
(一) 禀赋不足 元精亏虚是弱视发病之本 | 第28-29页 |
(二) 后天失养 精虚不容是弱视发病之源 | 第29-31页 |
(三) 先后天不能互用是发病首要原因 | 第31页 |
(四) 气血不荣是弱视的直接因素 | 第31-32页 |
(五) 弱视在脏责之于肝肾脾 | 第32-34页 |
二、 论治探讨 | 第34-36页 |
(一) 调补先后天 治病求本 | 第34-35页 |
(二) 加强调护 同样重要 | 第35-36页 |
(三)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 第36页 |
三、 方药分析 | 第36-38页 |
四、 疗效机理分析 | 第38-44页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8-39页 |
(二) 机理探讨 | 第39-41页 |
(三) 对肾虚模型的影响 | 第41-43页 |
(四) 对血虚模型的影响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