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西渝东地区石柱复向斜志留系小河坝组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26页
   ·选题科学依据第11-13页
     ·工区概况第11-12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页
     ·课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24页
     ·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第13-18页
     ·层序及储层沉积学进展第18-21页
     ·研究区勘探现状第21-24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法第24-25页
   ·主要创新点第25-26页
第2章 层序地层研究第26-38页
   ·鄂西渝东地区志留系地层及空间展布第26-29页
     ·鄂西渝东地区及邻区志留系地层第26-27页
     ·志留系地层空间展布第27-29页
   ·小河坝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划分第29-38页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第29-33页
     ·三级层序及体系域划分第33-38页
第3章 沉积相研究第38-69页
   ·岩性概述第38-39页
   ·沉积构造第39-42页
   ·剖面、单井沉积相特征及划分第42-52页
   ·地震相分析第52-64页
     ·地震相分析基础第53-54页
     ·区域地震相第54-56页
     ·储层地震相第56-63页
     ·古水流分析及物源第63-64页
   ·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第64-69页
第4章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第69-99页
   ·岩石学特征第69-77页
     ·碎屑物质成分特征第69-71页
     ·砂岩的骨架组分第71-74页
     ·填隙物组分特征第74-76页
     ·结构组分特征第76-77页
   ·主要岩石类型第77-79页
   ·储层孔隙类型第79-83页
     ·原生粒间孔特征第79页
     ·次生孔隙特征第79-80页
     ·破裂缝第80-83页
   ·孔隙特征第83-90页
     ·喉道特征第83-88页
     ·孔隙结构特征第88-90页
   ·志留系储集砂体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特点第90-94页
   ·储层分类及评价第94-99页
第5章 成岩及储层控制因素分析第99-124页
   ·志留系储集砂岩主要成岩作用第99-103页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100-102页
     ·建设性成岩作用第102-103页
   ·储层成岩演化第103-108页
     ·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第103-104页
     ·镜质体反射率(Ro)演化第104-105页
     ·自生矿物的形成温度第105-106页
     ·志留系小河坝组(S1x)储集砂岩成岩演化特点第106-108页
   ·小河坝组孔隙演化第108-110页
   ·影响志留系小河坝组储层砂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第110-124页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第110页
     ·粒度对砂岩物性的影响第110-112页
     ·泥质含量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第112页
     ·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第112-124页
第6章 有利储集层区块划分及评价第124-131页
成果及认识第131-133页
图版Ⅰ 岩石类型第133-134页
图版Ⅱ 压实作用第134-135页
图版Ⅲ第135-136页
图版Ⅳ第136-137页
图版Ⅴ 胶结作用第137-138页
图版Ⅵ第138-139页
图版Ⅶ 溶解作用第139-140页
图版Ⅷ第140-141页
图版Ⅸ第141-142页
图版Ⅹ第142-143页
图版Ⅺ 充填作用第143-144页
图版Ⅻ第144-145页
图版XⅢ 孔隙类型第145-146页
图版ⅩⅣ第146-147页
附表 样品编号、剖面及层位对应表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拉玛依油田三-2区克下组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下一篇: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