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论委托—代理理论在税权纵向划分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一、绪论第10-19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3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6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 研究体系安排第17-18页
 (六) 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8-19页
二、税权纵向划分及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9-31页
 (一) 税权纵向划分理论第19-21页
  1. 税权的界定第19页
  2. 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原理第19-20页
  3.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权配置模式第20-21页
 (二) 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理论第21-29页
  1. 相关假设第21页
  2. 逆向选择型的委托——代理模型第21-25页
  3. 道德风险型的委托——代理模型第25-29页
 (三) 小结第29-31页
三、利益博弈格局下税权纵向划分相关委托——代理问题的提出第31-38页
 (一) 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地方主动性发挥受限第31-32页
 (二) 地方固定收入比重过小,非税收入规模膨胀第32-33页
 (三) 地方财政收不抵支,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第33-35页
 (四) 税收收入共享比重过大,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性不足第35-36页
 (五) 中央监督能力有限,信息搜集和鉴别成本较高第36-38页
四、利益博弈格局下委托——代理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3页
 (一) 税收立法权配置不均衡,地方权限有限第38页
 (二) 税收收入划分不合理,地方财政结构失衡第38-39页
 (三) 转移支付效果不明显,财权与事权脱节第39-40页
 (四) 共享税制度不完善,地方主体税种欠缺第40-41页
 (五)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地方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第41-43页
五、税权纵向划分中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第43-49页
 (一) 防止逆向选择行为的委托——代理机制设计模型第43-45页
 (二) 避免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委托——代理机制设计模型第45-47页
 (三) 针对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委托——代理机制设计模型第47-49页
六、应用委托——代理模型划分纵向税权的路径选择第49-56页
 (一) 优化税收立法权划分格局,赋予地方适当的立法权限第49-50页
  1. 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的总体思路第49-50页
  2. 税收立法权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具体划分第50页
  3. 赋予地方适当权限的配套措施第50页
 (二) 调整税收收入归属,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规模第50-51页
  1. 调整税收收入归属与税费改革同步进行第51页
  2. 改革当前的土地出让金制度第51页
 (三) 界定财权与事权范围,提高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水平第51-53页
  1. 明确政府间的事权划分范围,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模式第52页
  2. 改进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法,建立转移支付效果的测评体系第52-53页
 (四) 健全共享税分享机制,培育地方税的主体税种第53-54页
  1. 共享税分享模式的合理确定第53页
  2. 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第53-54页
 (五) 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拓宽地方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肠安凝胶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高师音乐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针对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