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一) 选题原因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本文可能的新意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一) 本文可能的新意 | 第17-18页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 社会医疗保险服务 | 第19-20页 |
(二) 城市流动人口 | 第20页 |
(三)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 | 第20-21页 |
二、相关理论支撑 | 第21-24页 |
(一) 社会正义理论 | 第21-22页 |
(二) 冲突理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原因 | 第24-32页 |
一、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现状概述 | 第24-25页 |
(一) 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户籍居民工作生存环境对比 | 第24-25页 |
(二) 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户籍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享有情况对比 | 第25页 |
二、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不足原因分析 | 第25-32页 |
(一) 现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市流动人口的比率比较低 | 第25-26页 |
(二) 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不利于其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险服务 | 第26-28页 |
(三) 现有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缺口较大且运营不规范 | 第28页 |
(四) 政府错误定位城市流动人口 | 第28-29页 |
(五) 用人单位不愿承担为城市流动人口投保的责任 | 第29-31页 |
(六) 城市流动人口自身未充分认识到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以江苏张家港市为例分析 | 第32-49页 |
一、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享有情况的概述 | 第32-33页 |
(一) 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工作生存环境对比 | 第32-33页 |
(二) 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享有情况对比 | 第33页 |
二、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享有情况的调查 | 第33-40页 |
(一) 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相关调查的基本介绍 | 第33-34页 |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 第34-35页 |
(三) 与调查对象工作相关的内容 | 第35-37页 |
(四) 与调查对象健康和医疗相关的内容 | 第37-40页 |
三、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享有情况的调查结果 | 第40-49页 |
(一) 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均等享受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的现实基础 | 第40-42页 |
(二) 张家港市城市流动人口均等享受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的现实困境 | 第42-49页 |
第四章 推动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和建议 | 第49-61页 |
一、政府角度 | 第49-59页 |
(一) 将城市流动人口分类纳入现有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体系 | 第49-54页 |
(二) 分类制定城市流动人口缴费比例 | 第54-55页 |
(三) 政府应转变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态度——从管理到服务 | 第55-56页 |
(四) 合理高效拓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渠道 | 第56-57页 |
(五)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模式 | 第57-58页 |
(六) 鼓励并监督用工单位为城市流动人口投保社会医疗保险 | 第58-59页 |
二、用工单位角度 | 第59-60页 |
(一) 重视城市流动人口的人才价值 | 第59页 |
(二) 积极履行责任,建立良好声誉 | 第59-60页 |
三、城市流动人口角度 | 第60-61页 |
(一) 改变观念,提高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视程度 | 第60页 |
(二) 提高维权意识,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