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桥梁检定与设备论文

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桥梁动力测试的意义第10-11页
   ·桥梁动力测试评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基于固有频率的损伤识别技术第12-13页
     ·基于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技术第13页
     ·基于阻尼的损伤识别技术第13页
     ·基于柔度的损伤识别技术第13-14页
     ·基于传递函数(频响函数)的损伤识别技术第14-15页
     ·基于能量的损伤识别技术第15页
     ·模型修正法第15-17页
   ·结构损伤识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7-1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第20-37页
   ·概述第20页
   ·基于曲率模态分析的损伤识别理论第20-23页
   ·基于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理论第23-25页
     ·模态置信因子MAC法第24页
     ·坐标模态置信因子COMAC法第24-25页
   ·基于频率改变的损伤识别理论第25-27页
     ·基于频率的整体损伤估计法第25-26页
     ·基于固有频率变化比的损伤定位第26页
     ·基于固有频率变化平方比的损伤定位第26-27页
   ·基于柔度矩阵的损伤识别理论第27-28页
   ·基于刚度变化的损伤识别理论第28-29页
   ·基于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理论第29-32页
   ·基于灵敏度方法的损伤识别理论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基于振型差值曲率的桥梁结构损伤位置判定第37-54页
   ·概述第37-38页
   ·简支梁的损伤分析第38-44页
     ·分析模型第38-39页
     ·利用模态振型差值曲率进行损伤位置识别第39-44页
     ·结论第44页
   ·连续梁的损伤分析第44-52页
     ·分析模型第44-45页
     ·利用模态振型差值曲率进行损伤位置识别第45-52页
     ·结论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结构损伤程度的评估分析第54-62页
   ·概述第54页
   ·基于振型差值曲率的结构损伤程度的评估第54-58页
     ·简支梁损伤程度的评估第54-55页
     ·连续梁损伤程度的评估第55-58页
   ·基于频率变化率的结构损伤程度的评估第58-61页
     ·简支梁损伤程度的评估第58-59页
     ·连续梁损伤程度的评估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1:各工况振型差值曲率第65-112页
附录2:各工况频率变化率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阻燃抑烟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与机理研究
下一篇:血液流变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影响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