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水中有机物污染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水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方法及其进展 | 第15-17页 |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技术及其进展 | 第17-18页 |
·本文所用方法—固相萃取技术(SPE) | 第18-27页 |
·概述 | 第18-19页 |
·技术原理 | 第19-20页 |
·SPE分类及分离模式 | 第20-22页 |
·SPE方法的建立 | 第22-24页 |
·SPE发展方向 | 第24-25页 |
·SPE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水体中烷基酚及双酚A含量 | 第28-38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标准溶液配制 | 第29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29-30页 |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29页 |
·样品的预富集 | 第29-30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30-34页 |
·紫外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30页 |
·柱长和流速的影响 | 第30-32页 |
·pH的选择 | 第32-33页 |
·盐度的影响 | 第33页 |
·始漏体积实验 | 第33-34页 |
·洗脱速率的选择 | 第34页 |
·HPLC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34-37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4-35页 |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第35-36页 |
·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 | 第36-37页 |
·实际水样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水体中氯苯类有机污染物含量 | 第38-51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标准溶液配置 | 第39-40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40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0-45页 |
·紫外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40页 |
·柱长和流速的影响 | 第40-42页 |
·pH的影响 | 第42-43页 |
·盐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穿透体积的测定 | 第44页 |
·甲醇流速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HPLC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45-50页 |
·波长选择 | 第45页 |
·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 第45-48页 |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第48-49页 |
·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 | 第49-50页 |
·实际水样分析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水体中多菌灵含量 | 第51-59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标准溶液配置 | 第52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52页 |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52页 |
·样品的预富集 | 第52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53-57页 |
·紫外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53页 |
·柱长的选择 | 第53-54页 |
·流速的选择 | 第54页 |
·pH的选择 | 第54-55页 |
·盐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洗脱速率的选择 | 第56页 |
·洗脱曲线 | 第56-57页 |
·HPLC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57-58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57-58页 |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第58页 |
·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 | 第58页 |
·实际水样分析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