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兰科植物论文

几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筛选及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27页
   ·兰科植物概况第11-12页
   ·兰科植物菌根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第12-22页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特点第12-13页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分类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之间的专一性研究进展第16-17页
     ·兰科植物菌根结构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作用第19-22页
       ·促进兰科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第19页
       ·促进成年兰科植物的生长第19-20页
       ·成年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关系的微妙变化第20-21页
       ·菌根真菌作为真菌诱导子,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性第21-22页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应用第22页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兰花种子共生萌发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兰花种子非共生萌发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发展前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7页
2 春兰菌根真菌的分离及保存第27-30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材料第27页
     ·方法第27-28页
       ·春兰菌根真菌的分离第27-28页
       ·菌种的保藏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页
   ·讨论第28-30页
     ·根段分离真菌情况第28页
     ·消毒时间对真菌分离的影响第28页
     ·不同保藏方法对真菌的影响第28-30页
3 菌根真菌的形态鉴定第30-41页
   ·材料和方法第30-32页
     ·材料第30-31页
     ·方法第31-32页
       ·菌落培养特征及形态学观察第31页
       ·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及生长速度曲线的绘制第31页
       ·有性态诱导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菌种性状描述及子实体诱导结果第32-36页
     ·菌种的生长速率及生长速度曲线第36-38页
     ·形态初步鉴定结果第38页
   ·讨论第38-41页
4 菌根真菌的分子鉴定第41-45页
   ·材料第41页
   ·方法第41-42页
     ·菌株的培养第41页
     ·菌株DNA提取第41页
     ·引物合成及PCR扩增第41-42页
     ·凝胶电泳检测第42页
     ·PCR产物的纯化、测序及比对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菌株rDNA-ITS 区段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第42-43页
     ·菌株rDNA-ITS区段测序结果第43页
     ·菌株rDNA-ITS序列比对结果第43-44页
   ·讨论第44-45页
5 菌根真菌诱导子对春兰组培物的影响第45-52页
   ·材料和方法第45-47页
     ·材料第45页
     ·方法第45-47页
       ·真菌诱导子的制备第45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45页
       ·培养方法第45-46页
       ·组培物生物量及分化程度的统计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真菌诱导子对春兰组培物生长量的影响第47页
     ·不同剂量诱导子对春兰组培物鲜重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诱导子对春兰组培物芽分化的影响第48-49页
   ·讨论第49-52页
6 菌根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影响第52-61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3页
     ·材料第52-53页
     ·方法第53页
       ·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定植第53页
       ·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的接种第53页
       ·大花蕙兰组培苗生物量的测定第53页
       ·接种菌株的重分离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7页
     ·接种不同真菌量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影响第53-54页
     ·大花蕙兰组培苗与接种菌株共生培养状况第54-55页
     ·不同菌株对大花蕙兰组培苗鲜重的影响第55-56页
     ·不同菌株对大花蕙兰组培苗新根的影响第56-57页
   ·讨论第57-61页
7 大花蕙兰菌根结构观察第61-65页
   ·材料和方法第61-62页
     ·材料第61页
     ·方法第61-62页
       ·大花蕙兰组培苗菌根的固定第61页
       ·大花蕙兰组培苗菌根石蜡切片的制备第61-62页
       ·大花蕙兰组培苗菌根徒手切片的制备第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3页
   ·讨论第63-65页
8 春兰种子萌发方法实验第65-71页
   ·材料和方法第65-67页
     ·材料第65页
     ·方法第65-67页
       ·种子无菌萌发第65-66页
       ·种子夹的制作第66页
       ·种子的播种第66页
       ·实验点的选取及种子夹的埋藏第66页
       ·种子异地萌发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68页
     ·春兰种子无菌萌发第67页
     ·春兰种子原地萌发第67页
     ·春兰种子异地萌发第67-68页
   ·讨论第68-71页
     ·种子共生真菌的获得第68页
     ·种子萌发装置第68页
     ·种子活力测定及播种时间第68-69页
     ·试验点的选择第69-71页
9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10 附录第73-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个人简介第89-90页
导师简介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发表的论文、著作及目录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国互联网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