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出版编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系统开发背景第9-10页
   ·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0-11页
   ·使用技术的选择第11-12页
   ·本人所做的工作及文章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编务系统需求分析第14-19页
   ·编务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联系第14-16页
     ·出版社业务整体框架说明第14-15页
     ·编务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数据联系第15-16页
   ·编务系统需完成的内部功能第16-18页
   ·用户界面和使用习惯的要求第18-19页
第三章 编务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第19-25页
   ·编务系统的硬件环境第19页
   ·编务系统的系统整体结构第19-21页
   ·编务系统功能设计第21-23页
   ·编务系统的系统目标第23-25页
第四章 编务系统的设计第25-49页
   ·编务系统相关实现技术第25-30页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第25-26页
     ·数据库管理环境第26-28页
     ·基于三层架构的应用系统开发第28-29页
     ·基于角色的权限设计第29-30页
   ·系统的实体关系(ER)概要说明第30-33页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33-45页
     ·系统权限管理数据库结构说明第33-34页
     ·业务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第34-45页
   ·编务系统与出版、发行、租型、财务系统的接口第45-47页
     ·与出版系统的接口第45-46页
     ·与稿酬系统接口第46页
     ·与发行、租型系统的接口第46页
     ·与财务成本的接口第46-47页
   ·原编务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第47页
   ·编务系统数据备份策略第47-49页
     ·数据备份的重要性第47页
     ·编务系统数据备份策略第47-49页
第五章 编务系统的实施第49-62页
   ·系统部分界面和功能描述第49-58页
     ·系统登录界面第49页
     ·系统的部分操作界面第49-58页
   ·系统辅助查询功能第58-60页
   ·流程驱动式的数据管理方法第60页
   ·推动式的友好的用户交互方式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系统总结第62页
   ·系统应用情况第62-63页
   ·系统不足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附录第65-72页
 附录1:系统权限管理表第65-67页
 附录2:部分编务业务处理表第67-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主要造林树种生长及气体交换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群经音辨》音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