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针刺太冲穴对左手关部脉图参数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20页
 1 脉诊的古代记载第8-10页
 2 脉象的形成因素第10-13页
   ·脏腑与脉象第11-12页
   ·寸口分候脏腑理论第12-13页
 3 针刺对脉象的调节作用第13-15页
   ·古代对针刺与脉象关系的认识第13-14页
   ·针刺对脉象影响的现代研究第14-15页
 4 脉象仪及脉图参数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各种脉图仪的研制及脉图参数的研究第15-17页
   ·生理状态下脉图研究第17页
   ·脉图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法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0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0-39页
 前言第20-21页
 材料和方法第21-24页
  1 实验材料第21页
   ·实验对象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实验分组及环境控制第21页
   ·腧穴的选择第21-22页
   ·针刺操作第22页
   ·脉图描记方法:第22页
   ·脉图参数选择:第22-23页
   ·数据处理分析第23-24页
 实验结果第24-34页
  1 实验对象的一般情况第24页
  2 太冲组针刺前后脉图参数统计结果第24-26页
   ·数据型脉图参数结果:第24-26页
   ·脉象名称,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统计结果:第26页
  3 阑尾组针刺前后脉图参数的变化:第26-29页
   ·数据型脉图参数结果:第26-29页
   ·脉象名称,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统计结果:第29页
  4 太冲组和阑尾组脉图参数变化比较第29-34页
   ·数据型脉图参数结果:第29-32页
   ·脉象名称,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统计结果:第32-34页
 讨论第34-38页
  1 寸口分候脏腑(左关候肝)理论的古代渊源第34-36页
   ·提出及发展变迁第34页
   ·古代理论依据第34-36页
  2 针刺肝经太冲穴对左手关部脉图参数的影响第36页
  3 实验结果同寸口分候脏腑理论的关系第36-37页
  4 寸口分候脏腑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及前景展望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个人简历第40-41页
附录第41-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廉租房融资方式研究
下一篇:北京地区电网无功补偿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