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表目录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 孤独感的定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1-12页 |
·孤独感的定义 | 第11-12页 |
·孤独感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 第12页 |
2 孤独感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16页 |
·孤独感的产生 | 第12-13页 |
·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3 孤独感与社交技能 | 第16-18页 |
4 孤独感与人格特质 | 第18-19页 |
5 孤独感的干预与治疗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22-25页 |
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2 本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3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5-51页 |
研究一 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水平、气质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5-3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被试 | 第25-26页 |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研究程序 | 第26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7-33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和气质类型的总体状况 | 第27-28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和气质类型的性别差异 | 第28-29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和气质类型的年级差异 | 第29-30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和气质类型的生源差异 | 第30-31页 |
·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水平、气质类型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社交技能水平、气质类型对孤独感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大学生孤独感和社交能力水平的整体情况 | 第33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气质类型的性别差异 | 第33-34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气质类型的年级差异 | 第34-35页 |
·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气质类型的生源差异 | 第35页 |
·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水平、气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35-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研究二 孤独感的团体干预研究 | 第37-5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37-41页 |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研究工具 | 第37页 |
·团体干预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 | 第37-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统计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团体成员自我主观性评估量表结果 | 第42-44页 |
·组员反馈情况摘录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50页 |
·社交团体干预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 第45-49页 |
·高校学生工作应多采用团体咨询方式来解决学生孤独感问题 | 第49-50页 |
4 结论 | 第50-51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51-53页 |
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1页 |
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51-53页 |
第五部分 总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