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铀表面全方位离子注入氮化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 ·铀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U-O_2反应体系研究 | 第9页 |
| ·U-H_2反应体系研究 | 第9-10页 |
| ·U-H_2O及U-O_2-H_2O反应体系研究 | 第10页 |
| ·U-CO及U-CO_2反应体系研究 | 第10-11页 |
| ·铀的防腐蚀技术研究 | 第11-12页 |
| ·合金化提高铀抗腐蚀能力 | 第11页 |
| ·有机涂层、电镀防腐层研究 | 第11-12页 |
| ·真空离子镀技术 | 第12页 |
| ·离子注入技术 | 第12页 |
| ·离子注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离子注入概述 | 第12-13页 |
| ·铀表面离子注入 | 第13-15页 |
| ·全方位离子注入氮化技术 | 第15-18页 |
| ·全方位离子注入概述 | 第15-16页 |
| ·离子注入氮化技术 | 第16-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分析方法简介 | 第19-24页 |
| ·俄歇电子能谱简介 | 第19-21页 |
| ·俄歇电子能谱原理 | 第19-20页 |
| ·俄歇电子能谱在离子注入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简介 | 第21-23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理 | 第21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铀材料表面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实验 | 第24-39页 |
| ·样品制备 | 第24-25页 |
| ·注入样品外观形貌 | 第25-26页 |
| ·注入样品的AES分析 | 第26-31页 |
| ·不同工艺参数对注入效果的影响 | 第26-30页 |
| ·不同剖析深度的AES谱 | 第30-31页 |
| ·注入样品的XPS分析 | 第31-37页 |
| ·氧元素、氮元素XPS分析 | 第31-34页 |
| ·铀元素XPS分析 | 第34-37页 |
| ·注入样品的XRD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理论分析及讨论 | 第39-50页 |
| ·注入剂量计算 | 第39-40页 |
| ·注入过程温度计算 | 第40-42页 |
| ·氧化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 ·氮双峰形成原因讨论 | 第45-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氮化样品抗腐蚀性能测试 | 第50-65页 |
| ·大气腐蚀实验 | 第50-53页 |
| ·环境存放考核 | 第50-51页 |
| ·大气加热腐蚀 | 第51-53页 |
| ·湿热腐蚀实验 | 第53-62页 |
| ·腐蚀样品外观形貌 | 第53-57页 |
| ·氮化层性能测试 | 第57-61页 |
| ·氮化层扩散机理 | 第61-62页 |
| ·电化学腐蚀实验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