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 ·甜高粱的起源及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 ·甜高粱的起源 | 第12-13页 |
| ·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 ·我国甜高粱资源 | 第14-15页 |
| ·中国甜高粱资源分布 | 第14-15页 |
| ·中国甜高粱资源主要性状表现 | 第15页 |
| ·甜高粱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 ·甜高粱研究主要进展 | 第15-17页 |
| ·甜高粱的应用现状 | 第17页 |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7-27页 |
|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 第17-18页 |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 ·SSR 分子标记的原理及应用 | 第22-2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第29-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设计 | 第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 ·数量性状的品种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0-31页 |
| ·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第31-34页 |
|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 ·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份分析 | 第35-37页 |
| ·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37-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 ·材料 | 第43页 |
| ·方法 | 第43-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61页 |
| ·引物筛选 | 第46-47页 |
| ·SSR 检测 | 第47-48页 |
| ·SSR 遗传变异分析 | 第48-49页 |
| ·微卫星位点的重复数、重复序列总碱基数与等位变异数的相关性检验 | 第49-50页 |
| ·聚类分析 | 第50-56页 |
| ·主坐标分析 | 第56-57页 |
| ·不同来源品种资源间遗传距离的比较 | 第57-59页 |
| ·对优异甜高粱资源亲缘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 第59-61页 |
| ·讨论 | 第61-63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 | 第63页 |
| ·SSR 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信息 | 第63-64页 |
| ·基本明确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并推荐一批优异甜高粱资源供育种利用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附表 | 第72-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作者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