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研究创新与困难 | 第10-11页 |
五 理论梳理和文献回顾 | 第11-23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7页 |
(二)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7-23页 |
六 研究路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商业模式演变的分析框架 | 第24-31页 |
一 假设条件:商业模式演变的分析工具 | 第24-27页 |
(一) 商业模式的假设条件:理论回顾 | 第24-26页 |
(二) 商业模式的假设条件:理论发展 | 第26-27页 |
二 商业模式的演变规律 | 第27-31页 |
(一) 商业模式演变的超循环模型 | 第27-28页 |
(二) 商业模式与产业图景的共同演化 | 第28-29页 |
(三) 基于假设条件的商业模式演变机制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欧美国家报纸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 第31-41页 |
一 美国报纸的商业模式转型 | 第31-37页 |
(一) 读者:报纸与网络的此消彼长 | 第31-32页 |
(二) 广告:主要收入来源的结构性变化 | 第32-33页 |
(三) 美国报纸商业模式转型的启示:七个变化方向 | 第33-37页 |
二 欧美报纸商业模式创新的模式选择框架 | 第37-41页 |
(一) 商业模式组合 | 第37-38页 |
(二) 多成分组合:C+商业模式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报纸的传统商业模式与产业图景变迁 | 第41-62页 |
一 我国商业报纸的传统商业模式 | 第42-48页 |
(一) 收益来源:过高的广告收入依赖度 | 第42-45页 |
(二) 访问基础设施:报纸+网站的低效应 | 第45-46页 |
(三) 商业模式:单点支撑的收益来源和单一的传输介质 | 第46-48页 |
二 我国商业报纸产业图景的变迁 | 第48-62页 |
(一) 消费者:读者与广告收入的双重分流 | 第48-53页 |
1 作为关键消费者的读者 | 第48-50页 |
2 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消费者:广告主 | 第50-53页 |
(二) 竞争:内部竞争的同质化与价值链的外部分割 | 第53-56页 |
1 报业内部:微利化趋势 | 第53-55页 |
2 报业价值链被多重分割 | 第55-56页 |
(三) 技术: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多传播介质和多接收终端 | 第56-59页 |
1 我国数字报纸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56-58页 |
2 数字报纸的呈现形式和根本方向 | 第58-59页 |
(四) 产业政策:加快发展模式转变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报纸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62-79页 |
一 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62-64页 |
(一) 基于商业模式的结构模型 | 第62-63页 |
(二) 基于价值链、价值网 | 第63-64页 |
二 "报纸"——一个过渡性概念 | 第64-68页 |
(一) 报纸产业的再定位 | 第64-65页 |
(二) 商业"报纸"新的价值创造机制 | 第65-67页 |
(三) 未来报纸的价值链 | 第67-68页 |
三 我国商业报纸商业模式创新的原理假设 | 第68-73页 |
(一) 新的报纸价值创造机制崛起 | 第69页 |
(二) 报纸的范围经济效应凸显 | 第69-70页 |
(三) 从以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再发现 | 第70-72页 |
(四) 使用者数据库的利用和深层成为关键 | 第72-73页 |
四 报纸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 | 第73-79页 |
(一) 报纸产业的元模式与三种模式导向 | 第73-75页 |
(二) 基于主导模式的报纸复合商业模式 | 第75-76页 |
(三) 基于有限相关多元化的报纸复合商业模式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