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布局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跨国公司的概念 | 第14页 |
·R&D的概念 | 第14-15页 |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动机和区位选择规律 | 第19-29页 |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R&D分散与集中理论 | 第19-20页 |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 第20页 |
·国际生产理论 | 第20页 |
·技术开发与技术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辅助资产理论 | 第21页 |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 第21-24页 |
·经济发展水平论 | 第21-22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L) | 第22-23页 |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论 | 第23页 |
·跨国投资区位的OL或FL模型 | 第23-24页 |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动机 | 第24-27页 |
·支持在东道国的生产实现技术的本地化 | 第25页 |
·寻求短缺的R&D人力资源 | 第25页 |
·获取或跟踪东道国的先进技术 | 第25-26页 |
·降低R&D的成本 | 第26页 |
·形成全球的R&D网络 | 第26页 |
·利用东道国优越的R&D环境 | 第26页 |
·东道国的相关政策措施 | 第26-27页 |
·跨国公司海外R&D区位选择的规律和趋势 | 第27-29页 |
·趋向选择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 | 第27页 |
·趋向选择国外新兴市场 | 第27页 |
·趋向选择低成本和高素质的发展中国家 | 第27页 |
·趋向于构建R&D全球化网络 | 第27-29页 |
第3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现状和区位布局特征 | 第29-41页 |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现状 | 第30-36页 |
·R&D机构规模 | 第30-31页 |
·R&D机构来源 | 第31-32页 |
·R&D机构行业分布 | 第32-34页 |
·R&D机构的投资方式 | 第34-36页 |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分布的区位特征 | 第36-41页 |
·布局在R&D实力强的地区 | 第37-38页 |
·与地区总部布局在同一个地区 | 第38页 |
·布局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 | 第38-39页 |
·布局在产业优势的地区 | 第39页 |
·布局在基础设施好的地区 | 第39-41页 |
第4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分布的因素分析 | 第41-47页 |
·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41-43页 |
·市场规模 | 第41页 |
·人力资本 | 第41-42页 |
·科研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 | 第42页 |
·外国直接投资 | 第42页 |
·基础通讯设施 | 第42-43页 |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3页 |
·分析模型与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相关分析 | 第43页 |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第5章 跨国公司R&D投资对投资区域的影响及对策 | 第47-56页 |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投资区域的影响 | 第47-50页 |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投资区域的正面效应 | 第47-49页 |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投资区域的负面效应 | 第49-50页 |
·各地政府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对策 | 第50-52页 |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重新定位 | 第50页 |
·结合本地的区位优势确定吸引R&D投资的重点 | 第50-51页 |
·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要提供支持 | 第51页 |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51-52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R&D环境 | 第52页 |
·面向市场,加强R&D人才培养 | 第52页 |
·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对策 | 第52-56页 |
·加大R&D投资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52-53页 |
·加快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 第53-54页 |
·组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的战略联盟 | 第54页 |
·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 第54页 |
·积极开展海外R&D投资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