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铝电解用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铝电解用惰性阳极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氧化物陶瓷阳极 | 第10-11页 |
·金属合金阳极 | 第11-12页 |
·金属陶瓷刚极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 | 第13-15页 |
·纳米复合陶瓷 | 第15-16页 |
·课题设计的思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NiFe_2O_4纳米金属陶瓷试样的制备 | 第17-29页 |
·实验原料 | 第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NiFe_2O_4纳米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制备工艺 | 第17-20页 |
·混料 | 第18-19页 |
·超声波分散 | 第19页 |
·球磨 | 第19-20页 |
·压坏成型 | 第20-23页 |
·坯体与压力的关系 | 第20-21页 |
·石蜡的加入 | 第21-22页 |
·压力大小的选择 | 第22-23页 |
·保压时间 | 第23页 |
·素坯烧结 | 第23-27页 |
·烧结的传质方式 | 第24页 |
·从热力学分析烧结机制 | 第24-26页 |
·压坯烧结制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试样的后期加工 | 第27-29页 |
·粗磨 | 第27页 |
·细磨 | 第27页 |
·抛光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纳米金属陶瓷试样结构表征 | 第29-35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32页 |
·X射线衍射原理 | 第29-30页 |
·X射线衍射的分析 | 第30-32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32-35页 |
·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 | 第32-33页 |
·实验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NiFe_2O_4纳米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35-50页 |
·致密度的测试 | 第35-37页 |
·致密度测试原理 | 第35-36页 |
·致密度测试步骤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页 |
·硬度的测试 | 第37-40页 |
·硬度测定的方法 | 第38页 |
·显微维氏硬度法测试原理 | 第38-39页 |
·显微维氏硬度实验 | 第39-40页 |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抗弯强度的测试 | 第40-44页 |
·三点抗弯测试原理 | 第41页 |
·测试步骤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断裂韧性的测试 | 第44-50页 |
·断裂韧性测试的意义 | 第44-45页 |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 | 第45-47页 |
·维氏压痕法 | 第45-46页 |
·单边切口梁法(SENB) | 第46-47页 |
·断裂韧性的测试实验 | 第47-50页 |
·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金属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显微分析 | 第50-58页 |
·纳米复合陶瓷的增韧机理 | 第50-53页 |
·微裂纹增韧机制 | 第51-52页 |
·裂纹偏转与裂纹弯曲增韧机制 | 第52页 |
·裂纹桥接增韧机制 | 第52-53页 |
·断口形貌的观察分析 | 第53-58页 |
·扫描电镜结构与工作原理简介 | 第53-54页 |
·试样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图版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