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评价与资源驱动分析--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回顾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方法及路线 | 第11-13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3-19页 |
| ·研究区自然条件 | 第13-15页 |
|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第15-16页 |
| ·研究区农业旱灾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 ·基础数据及图件 | 第18-19页 |
| 3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过程概述 | 第19-23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的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的一般定义 | 第19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的动态特征 | 第19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的衡量 | 第19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的驱动来源 | 第19-20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研究的尺度问题 | 第20-22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过程框架 | 第22-23页 |
| 4 区域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评价 | 第23-35页 |
| ·对农业旱灾系统可恢复性的判断 | 第23-2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8页 |
| ·指标选择原则 | 第24页 |
| ·指标体系确定 | 第24-25页 |
| ·指标分析 | 第25-28页 |
| ·评价模型构建 | 第28-30页 |
| ·指标权重 | 第28-29页 |
| ·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 ·评价过程 | 第30-31页 |
| ·典型年份分析 | 第30-31页 |
|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值计算 | 第31页 |
| ·评价结果 | 第31-35页 |
| 5 区域农业旱灾系统恢复驱动机制分析 | 第35-49页 |
| ·自然资源对农业旱灾系统恢复的驱动作用 | 第35-46页 |
| ·水资源对农业旱灾恢复的驱动作用 | 第35-41页 |
| ·土地资源对农业旱灾系统恢复的驱动作用 | 第41-46页 |
| ·社会资源投入对农业旱灾系统恢复的驱动作用 | 第46-49页 |
| ·社会资源投入的驱动分析 | 第46-47页 |
| ·社会资源投入驱动优化 | 第47-49页 |
| 6 驱动平衡与综合减灾策略 | 第49-52页 |
| ·驱动平衡概念模型 | 第49-50页 |
| ·综合减灾策略与驱动平衡 | 第50-52页 |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讨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59页 |
| 后记 | 第59-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