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船舶舵/翼舵—鳍/翼鳍智能鲁棒控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船舶航向/横摇控制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6页
     ·船舶航向控制研究概况第13-14页
     ·船舶横摇控制研究概况第14-15页
     ·船舶航向/横摇控制研究概况第15-16页
   ·遗传算法发展概况第16-18页
   ·鲁棒控制理论发展概况第18-22页
     ·H~2/H~∞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19-21页
     ·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21-22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22-24页
第2章 船舶舵/翼舵、鳍/翼鳍水动力特性建模研究第24-47页
   ·引言第24-25页
   ·舵/翼舵水动力特性建模第25-37页
     ·舵/翼舵水动力系数回归模型第25页
     ·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第25-36页
     ·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第36-37页
   ·鳍/翼鳍水动力特性建模第37-46页
     ·鳍/翼鳍水动力系数回归模型第37-38页
     ·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第38-46页
     ·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船舶航向/横摇-舵/翼舵-鳍/翼鳍控制系统建模第47-63页
   ·船舶运动建模第47-49页
     ·船舶运动的坐标系第47-48页
     ·船舶横荡/航向/横摇运动模型第48-49页
   ·舵/翼舵、鳍/翼鳍对船舶作用力及力矩建模第49-51页
     ·舵/翼舵对船舶作用力及力矩建模第49-50页
     ·鳍/翼鳍对船舶作用力及力矩建模第50-51页
   ·海浪、海风、海流干扰建模第51-57页
     ·海浪干扰第51-55页
     ·海风干扰第55-56页
     ·海流干扰第56-57页
   ·系统驱动能量方程建立第57-62页
     ·舵/翼舵驱动能量方程建立第57-59页
     ·鳍/翼鳍驱动能量方程建立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船舶横摇-鳍/翼鳍智能鲁棒控制研究第63-96页
   ·船舶横摇-鳍/翼鳍控制系统第63页
   ·鳍角/翼鳍角智能决策器研究第63-73页
     ·鳍角/翼鳍角分配规则研究第63-64页
     ·鳍角/翼鳍角分配规则的遗传算法实现第64-73页
   ·基于H~2/H~∞控制的横摇鲁棒调节器研究第73-83页
     ·基于LMI的状态反馈H~2/H~∞控制第73-80页
     ·船舶横摇不确定模型第80-82页
     ·横摇鲁棒调节器设计第82-83页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第8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船舶航向-舵/翼舵智能鲁棒控制研究第96-127页
   ·船舶航向-舵/翼舵控制系统第96页
   ·舵角/翼舵角智能决策器研究第96-99页
     ·舵角/翼舵角分配规则研究第96-97页
     ·舵角/翼舵角分配规则的遗传算法实现第97-99页
   ·基于H~2/H~∞控制的航向鲁棒调节器研究第99-103页
     ·船舶横荡/艏摇耦合运动不确定模型第99-102页
     ·航向鲁棒调节器设计第102-103页
   ·基于μ理论的航向鲁棒调节器研究第103-112页
     ·μ理论第104-107页
     ·船舶横荡/艏摇耦合运动LFT模型第107-109页
     ·航向鲁棒调节器设计第109-112页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12-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6章 船舶航向/横摇-舵/翼舵-鳍/翼鳍智能鲁棒控制研究第127-151页
   ·船舶航向/横摇-舵/翼舵-鳍/翼鳍控制系统第127页
   ·基于H~2/H~∞控制的航向/横摇鲁棒调节器研究第127-133页
     ·船舶艏摇/横摇耦合运动不确定模型第128-131页
     ·航向/横摇鲁棒调节器设计第131-133页
   ·基于μ理论的航向/横摇鲁棒调节器研究第133-137页
     ·船舶艏摇/横摇耦合运动LFT模型第133-135页
     ·减摇鲁棒调节器设计第135-137页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37-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1页
结论第151-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7-169页
致谢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矿开发项目综合经济评价
下一篇:投资者情绪及其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