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2. 目前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区域概况 | 第12-23页 |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3-14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4-18页 |
·区域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18-21页 |
·勘探开发历程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天然裂缝描述 | 第23-40页 |
·野外露头构造裂缝 | 第23-24页 |
·油田裂缝 | 第24-33页 |
·构造显裂缝发育特征 | 第25-29页 |
·微裂缝的发育特征 | 第29-32页 |
·层间缝的发育特征 | 第32-33页 |
·构造裂缝发育方位 | 第33-40页 |
一、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裂缝检测表明,裂缝发育具有多方向性 | 第33-35页 |
二、古地磁裂缝定向表明,裂缝总体以东西向为主 | 第35-40页 |
第三章 裂缝发育程度及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显裂缝发育频率 | 第40-41页 |
·显裂缝发育程度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裂缝组系有效性 | 第44-48页 |
·不同组系构造裂缝的有效性 | 第45页 |
·裂缝有效性的变化 | 第45-46页 |
·天然裂缝在储层中的渗流响应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扶杨油层裂缝预测 | 第48-63页 |
·MVE 软件裂缝预测基本原理 | 第48-52页 |
·3DMove 功能简介 | 第48-50页 |
·裂缝预测方法 | 第50-51页 |
·3DStress 功能简介 | 第51-52页 |
·MVE 软件预测裂缝流程 | 第52页 |
·MVE 软件在肇源油田源35 区块的应用 | 第52-61页 |
·研究区构造、断裂特征 | 第52-53页 |
·构造建模 | 第53页 |
·构造恢复 | 第53-54页 |
·裂缝预测 | 第54-56页 |
·裂缝分析 | 第56-61页 |
·开发动态分析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详细摘要 | 第70-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