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鄂南传统民居风貌特征及其传承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1-15页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1-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页
        1.2.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4页
        1.4.1 中国传统民居常用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0-22页
        1.4.3 论文框架第22-24页
第2章 鄂南地理环境及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第24-38页
    2.1 自然环境与气候第25-30页
        2.1.1 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第25-26页
        2.1.2 南高北低的地貌特征第26-28页
        2.1.3 自然灾害频发的特征第28页
        2.1.4 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第28-30页
    2.2 民居文化及历史的演进过程第30-36页
        2.2.1 新石器时代房基的发现第30页
        2.2.2 荆楚文化的奠定第30-32页
        2.2.3 中原文化的吸收第32-33页
        2.2.4 徽州文化的融入第33-36页
    2.3 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鄂南传统民居的类型调研第38-54页
    3.1 府第第38-40页
    3.2 大屋第40-44页
    3.3 街屋第44-45页
    3.4 宗祠第45-46页
    3.5 书院第46-47页
    3.6 绣楼第47-49页
    3.7 节孝牌坊屋第49-50页
    3.8 风雨廊桥第50-51页
    3.9 小结第51-54页
第4章 鄂南传统民居的风貌特征构成第54-84页
    4.1 建筑选址的依据第54-56页
        4.1.1 风水思想的体现第54-55页
        4.1.2 建筑朝向的选择第55-56页
    4.2 平面布局的形式第56-59页
        4.2.1 天井院落的基本构成第56-59页
        4.2.2 天井院落的灵活布局第59页
    4.3 空间布局的特点第59-72页
        4.3.1 堂屋的中心地位第59-61页
        4.3.2 宅门的开设讲究第61-66页
        4.3.3 阁楼的巧妙设置第66-69页
        4.3.4 天井的多重作用第69-72页
    4.4 营建架构的选择第72-75页
        4.4.1 木架构的类型第72-73页
        4.4.2 鄂南传统民居木架构的特点第73-75页
    4.5 建筑的艺术处理第75-82页
        4.5.1 宅门第75-78页
        4.5.2 山墙第78-80页
        4.5.3 彩绘第80页
        4.5.4 雕刻第80-82页
    4.6 小结第82-84页
第5章 鄂南传统民居风貌特征的传承第84-114页
    5.1 传承的目的与意义第84-85页
        5.1.1 历史文化意义第84页
        5.1.2 实际应用意义第84-85页
    5.2 传承的阻力因素第85-88页
        5.2.1 传统民居数量的减少第85-86页
        5.2.2 传统民居在当代社会的局限性第86-87页
        5.2.3 传统民居的建造成本高第87-88页
    5.3 传承方式探究——实例研究第88-112页
        5.3.1 住宅建筑选址第88-89页
        5.3.2 院落空间布局第89-90页
        5.3.3 风貌特征元素的导入第90-96页
        5.3.4 建筑设计案例第96-112页
    5.4 传承策略第112-113页
    5.5 小结第113-114页
第6章 结语第114-116页
    6.1 结论第114-115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115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附录第122-124页
作者简介第12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带天线RCS减缩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激光雷达多通道信号接收处理电路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