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多元智能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高职旅游教育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 第2章 多元智能理论的解读 | 第16-22页 |
|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16-18页 |
| ·智能的含义 | 第16-17页 |
|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17-18页 |
| ·多元智能的本质 | 第18页 |
|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性 | 第18-20页 |
| ·多元性 | 第18-19页 |
| ·文化性 | 第19页 |
| ·差异性 | 第19页 |
| ·实践性 | 第19页 |
| ·开发性 | 第19-20页 |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理念 | 第20-22页 |
| ·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 第20-21页 |
| ·认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 第21页 |
| ·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 第21页 |
| ·用广视角评价学生能力 | 第21-22页 |
| 第3章 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 ·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24页 |
|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的现状 | 第23-24页 |
|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 第24-28页 |
| ·高职教育模式内涵 | 第25页 |
|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 第25-28页 |
| 第4章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高职旅游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8-37页 |
|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我国高职旅游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32页 |
| ·毕业生素质能力调查分析 | 第28-30页 |
| ·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分析 | 第30-31页 |
| ·旅游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我国旅游高职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5页 |
| ·旅游学科的特点分析 | 第32-33页 |
| ·基础旅游学科与多元智能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 ·多元智能对旅游高职教育的启示 | 第35-37页 |
| ·以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35页 |
| ·强化实践教学创设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 | 第35-36页 |
| ·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 第36页 |
| ·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 | 第36-37页 |
| 第5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旅游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 第37-50页 |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旅游课程设置 | 第37-42页 |
| ·以多元智能发展为目标制定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 第37-39页 |
| ·旅游专业课程分析 | 第39-41页 |
| ·制定科学的课程计划,适时进行课程评价 | 第41-42页 |
| ·用多元智能的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 第42-45页 |
| ·引进能力本位教学法 | 第42-43页 |
| ·产学研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 第43-45页 |
| ·提高教学技术,加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 第45页 |
| ·教学管理开放化 | 第45-47页 |
| ·首先要加强与旅游业界旅游企业的沟通 | 第46页 |
| ·借鉴国外高职旅游院校优秀的教学管理理念、结合自己特色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 | 第46页 |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 第46-47页 |
| ·考核方式多元化 | 第47-48页 |
| ·旅游专业考核应该坚持实践性的原则 | 第47-48页 |
| ·考核时间多元化 | 第48页 |
| ·考核内容多元化 | 第48页 |
| ·师资多元化 | 第48-50页 |
| ·理论型师资队伍的充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科研水平 | 第49页 |
| ·造就技能型的师资队伍,为现有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 第49页 |
|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 第49-50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50-52页 |
| ·新模式的特点 | 第50页 |
| ·局限性分析 | 第50-51页 |
| ·发展潜力衡量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