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泛珠三角水污染现状 | 第8-11页 |
第一节 泛珠三角跨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 | 第8-9页 |
一、珠江水污染日益严重 | 第8页 |
二、珠江水污染危害饮用水安全 | 第8-9页 |
第二节 珠江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现状及其缺失 | 第9-11页 |
一、缺乏利益补偿机制 | 第10页 |
二、缺乏统一的合作框架和制度 | 第10页 |
三、法规细节缺失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区域公共品的概念及其提供主体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区域公共品的定义与特点 | 第11-12页 |
一、区域公共品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区域公共品的特点 | 第12页 |
第二节 区域公共品提供主体的确定 | 第12-15页 |
一、中央政府 | 第13页 |
二、地方政府 | 第13页 |
三、市场 | 第13-14页 |
四、第三部门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区域公共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区域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 | 第15-18页 |
一、各行政区所追求的目标的异化 | 第15-16页 |
二、管理责任与管理权力的脱节与错位 | 第16-17页 |
三、区域公共品供给的“囚徒困境”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协调、配套提供区域公共品的局面尚未形成 | 第18-19页 |
一、传统政府治理模式根深蒂固 | 第18页 |
二、行政权力运行向度不合理 | 第18-19页 |
三、区域政策框架未成形 | 第19页 |
第四章 泛珠三角水污染有效治理的基本思路 | 第19-36页 |
第一节 治理理念的转变 | 第19-21页 |
一、树立为公民服务的理念 | 第20页 |
二、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 | 第20页 |
三、树立民主共建的理念 | 第20-21页 |
四、树立开放合作的理念 | 第21页 |
第二节 治理机制的转换 | 第21-27页 |
一、从科层制到网络治理 | 第21-22页 |
二、丰富区域公共事务治理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 第22-25页 |
三、促进政府间合作 | 第25-27页 |
四、加强政府责任意识 | 第27页 |
第三节 治理工具的创新 | 第27-31页 |
一、政府治理工具的实践发展 | 第27-28页 |
二、治理机制变化带来分权和授权 | 第28-31页 |
第四节 治理体系的规范 | 第31-36页 |
一、美国经验 | 第31-32页 |
二、组织机构制度化 | 第32-34页 |
三、合作机制制度化 | 第34页 |
四、合作行为法律化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志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