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13-36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遗传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 | 第14-15页 |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 | 第15页 |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 | 第15-16页 |
·DNA分子标记(DNA Molecular Markers) | 第16-24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 第24-26页 |
·基因定位 | 第26页 |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 | 第26页 |
·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 第26-27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亲缘关系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 | 第27-28页 |
·品种纯度鉴定 | 第28页 |
·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 | 第28-29页 |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9-31页 |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31页 |
·展望 | 第31-32页 |
·黄瓜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葫芦科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 第32-33页 |
·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6-52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黄瓜白粉病苗期鉴定 | 第36-37页 |
·鉴定材料的准备 | 第36页 |
·白粉病菌源 | 第36页 |
·接种菌源的制备 | 第36页 |
·接种方法 | 第36页 |
·病情调查与分级标准 | 第36-3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提取的DNA的检测 | 第38页 |
·与黄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分析 | 第38-45页 |
·酶切及与接头连接 | 第41页 |
·预扩增 | 第41-42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42-4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 第43-44页 |
·凝胶电泳 | 第44页 |
·银染 | 第44-45页 |
·与黄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的获得 | 第45-52页 |
·AFLP产物的重扩增 | 第45页 |
·目标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45页 |
·目标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45-46页 |
·目标片段的克隆 | 第46-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70页 |
·黄瓜对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抗性遗传分析 | 第52-54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54-55页 |
·与黄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分析 | 第55-63页 |
·预扩增的检测 | 第55-56页 |
·双亲间的AFLP多态性分析 | 第56-59页 |
·F_2代抗白粉病池与感白粉病池的AFLP多态性分析 | 第59-60页 |
·具多态性的AFLP引物在F_2分离群体中的验证 | 第60-63页 |
·AFLP标记的获得及验证 | 第63-65页 |
·AFLP特异片段的获得 | 第63页 |
·AFLP特异片段的群体验证 | 第63-64页 |
·与黄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 | 第64-65页 |
·AFLP标记转SCAR标记 | 第65-69页 |
·特异AFLP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 第65-66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 | 第66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检测 | 第66-67页 |
·AFLP特异片段的测序结果和SCAR引物的设计 | 第67-69页 |
·AFLP、SCAR标记与黄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的连锁关系分析 | 第69-70页 |
4 讨论 | 第70-75页 |
·F_2代分离群体用于分子检测的可靠性 | 第70页 |
·AFLP实验操作的几点体会 | 第70-72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72页 |
·SCAR引物设计原则 | 第72-73页 |
·SCAR标记在辅助选择育种上的可行性 | 第73页 |
·所得AFLP、SCAR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用途 | 第73-75页 |
5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