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无功优化新模型和算法研究及其在电压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6页
1 绪论第16-28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8页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8-25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数学模型第18-21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第21-2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8页
2 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及其内点法优化算法第28-48页
   ·引言第28页
   ·全二次无功优化新模型第28-32页
     ·有载调压变压器二次模型第28-30页
     ·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第30-32页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PCPDIPM第32-36页
   ·求解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的PCPDIPM 步骤第36-37页
   ·应用于PCPDIPM 中的稀疏技术第37-42页
     ·海森矩阵的非零元计算方法第38-42页
     ·节点优化编号方法第42页
   ·算例分析第42-47页
     ·测试系统简介第42-43页
     ·非零元计算方法的效果第43-44页
     ·节点优化编号方法的效果第44-46页
     ·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收敛特性的仿真结果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3 考虑 HVDC 和 FACTS 的二次型潮流和无功优化模型及算法第48-68页
   ·引言第48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 简介第48-50页
   ·交直流二次型潮流模型第50-53页
   ·交直流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第53-55页
   ·FACTS 元件的二次模型第55-58页
     ·FACTS 元件的介绍第55-56页
     ·UPFC 的二次模型第56-58页
   ·求解二次型潮流方程的保留非线性算法第58-63页
     ·求解二次型潮流方程的保留非线性算法原理第59-62页
     ·保留非线性算法的计算步骤第62-63页
   ·仿真分析第63-66页
     ·测试系统简介第63-64页
     ·二次型交直流潮流模型收敛特性的仿真分析第64页
     ·含 HVDC 和 UPFC 的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收敛特性的仿真分析第64-66页
   ·小结第66-68页
4 电力市场下非固定分段无功优化模型及其混合优化算法第68-86页
   ·引言第68页
   ·发电机运行极限约束及其对无功辅助服务费用的影响第68-71页
   ·交流和交直流系统的非固定分段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第71-73页
     ·交流系统非固定分段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第71-72页
     ·交直流系统非固定分段全二次无功优化模型第72-73页
   ·启发式混合离散内点法HEUIPM第73-76页
     ·离散内点法 DIPM第74-75页
     ·启发式混合离散内点法 HEUIPM 的计算步骤第75-76页
   ·启发式混合随机优化算法IPMIGA第76-80页
     ·免疫遗传算法IGA第76-79页
     ·启发式混合随机优化算法IPMIGA 的计算步骤第79-80页
   ·仿真分析第80-84页
     ·交流系统非固定分段无功优化模型的仿真结果第80-82页
     ·交直流系统非固定分段无功优化模型的仿真结果第82-84页
   ·小结第84-86页
5 静态电压稳定风险评估的模型与方法第86-102页
   ·引言第86-87页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第87-91页
   ·静态电压稳定校正控制模型和方法第91-94页
   ·静态电压稳定风险评估的其它方面第94-97页
     ·选择系统状态第95-96页
     ·拓扑分析第96页
     ·电压稳定风险指标第96-97页
   ·静态电压稳定风险评估的计算步骤第97-98页
   ·仿真分析第98-100页
   ·小结第100-10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第102-103页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4页
附录第114-165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4页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主研人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4-115页
 附录C IEEE14 系统结构图和数据第115-118页
 附录D IEEE30 系统结构图和数据第118-122页
 附录E IEEE57 系统结构图和数据第122-128页
 附录F IEEE118 系统结构图和数据第128-141页
 附录G IEEE300 系统结构图和数据第141-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的试油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区域地壳速度结构的天然地震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