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7页 |
1 绪论 | 第17-45页 |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7页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 及其配体SDF-1 与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 第17-36页 |
·CXCR4 /SDF-1 的构效关系与二者的相互作用 | 第18-21页 |
·CXCR4/SDF-1 在介导乳腺癌等转移的信号传导机制及调节 | 第21-27页 |
·CXCR4/SDF-1 与乳腺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预后 | 第27-32页 |
·以CXCR4/SDF-1 为靶点的乳腺癌治疗 | 第32-36页 |
·项目提出 | 第36-37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 第37-45页 |
·研究目标 | 第37页 |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实施方案 | 第38-45页 |
2 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突变体 SDF-1α /54 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 第45-65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58页 |
·材料 | 第45-48页 |
·方法 | 第48-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野生型SDF-1α基因(SDF-1wt)成熟肽编码序列的扩增 | 第58页 |
·重组质粒pET-30a(+)/SDF-1wt 的鉴定 | 第58-60页 |
·SDF-1 突变体SDF-1α/54 的PCR 扩增 | 第60-61页 |
·突变体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61-62页 |
·SDF-1WT 及其突变体在BL21(DE3)中的表达 | 第62页 |
·SDF-1WT 及其突变体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 证实 | 第62-65页 |
3 SDF-1α/54/KDEL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研究 | 第65-89页 |
·引言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76页 |
·材料 | 第65-66页 |
·方法 | 第66-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89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PCR 鉴定 | 第76-78页 |
·脂质体介导的pEGFP /SDF-1α/54/KDEL 质粒转染COS-7 细胞 | 第78-81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COS-7 细胞中亚细胞定位 | 第81页 |
·SDF-1α/54/KDEL 的活性检测 | 第81-89页 |
4. SDF-1α/54/KDEL 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研究 | 第89-109页 |
·引言 | 第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9-98页 |
·材料 | 第89页 |
·方法 | 第89-9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9页 |
·pAdTrack-CMV-SDF-1α/54/KDEL 穿梭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98-100页 |
·SDF-1α/54/KDEL 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100-102页 |
·重组腺病毒Ad-SDF-1α/54/KDEL 的包装与扩增 | 第102-104页 |
·重组腺病毒Ad-SDF-1α/54/KDEL 的活性分析 | 第104-109页 |
5 用于 SDF-1α/54/KDEL 重组腺病毒活性检测的人乳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09-119页 |
·引言 | 第10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4页 |
·主要材料 | 第109-110页 |
·方法 | 第110-114页 |
·结果 | 第114-119页 |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成瘤情况 | 第114-115页 |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体内转移率 | 第115页 |
·乳腺癌细胞在BALB/C 小鼠原位肝脏转移 | 第115-116页 |
·RT-PCR 验证转移组织SDF-1α及CXCR4 的表达 | 第116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中分离的原代细胞CXCR4 及HER2 表达 | 第116-117页 |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移植瘤与肝转移的组织学切片 | 第117-119页 |
6 讨论 | 第119-127页 |
·SDF-1α及SDF-1α/54 的原核表达系统构建是实行表型敲除的基础 | 第119页 |
·双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SDF-1α/54/KDEL 初步验证其 CXCR4 表 性敲除活性 | 第119-121页 |
·腺病毒载体的运用提高了 SDF-1α/54/KDEL 对 MCF-7 细胞表型 敲除的效率 | 第121-123页 |
·Ad-SDF-1α/KDEL 重组腺病毒对 MCF-7 细胞活性的分析为研究CXCR4 表型敲除抑制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第123-124页 |
·人乳腺癌细胞株移植瘤动物模型建立 | 第124-127页 |
7 结论、创新性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结论 | 第127页 |
·创新性 | 第127-128页 |
·展望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附录 | 第139-148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39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9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39-140页 |
附录4 附图(测序结果) | 第140-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