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中鉴定制度的概述第11-16页
 一 民事诉讼中鉴定制度的概念及特点第11-13页
  (一) 民事诉讼中鉴定制度的概念第11页
  (二) 民事诉讼中鉴定制度的特点第11-13页
 二 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3-16页
  (一) 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制度与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制度第13-14页
  (二) 民事诉讼中的鉴定与司法鉴定第14页
  (三) 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第14-16页
第二章 鉴定主体制度第16-31页
 一 鉴定人的资格第16-19页
  (一) 两大法系鉴定人的资格比较第16-18页
  (二) 我国的鉴定人资格第18-19页
 二 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第19-25页
  (一) 两大法系鉴定人的角色定位与鉴定人的权利义务第19-22页
  (二) 我国现阶段有关鉴定人权利义务的规定第22-23页
  (三) 我国鉴定人权利义务之不足及其完善第23-25页
 三 鉴定人的责任第25-31页
  (一) 追究鉴定人责任的原因第25页
  (二) 鉴定人责任的类型第25-31页
第三章 鉴定的基本程序第31-40页
 一鉴定人的选任程序第31-35页
  (一) 两大法系鉴定人选任程序之比较第31-32页
  (二) 我国鉴定人的选任程序及其完善第32-35页
 二 鉴定人实施鉴定活动应当遵循的程序性规则第35-37页
  (一) 鉴定人在进行鉴定时必须保持客观中立的地位第35-36页
  (二) 鉴定人必须独立的进行鉴定第36-37页
  (三) 鉴定人实施鉴定的过程应当尽量公开并接受当事人的监督第37页
 三 重复鉴定的问题第37-40页
  (一)重复鉴定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第37-38页
  (二)重复鉴定的立法与司法缺陷第38-39页
  (三)限制重复鉴定的设想第39-40页
第四章 鉴定结论制度第40-47页
 一 鉴定结论的属性第40-41页
  (一) 将鉴定结论作为一类独立的证据种类的必要性第41页
  (二) 鉴定结论作为一类独立证据种类的可能性第41页
 二 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第41-47页
  (一) 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判断的原因第41-42页
  (二) 审查判断鉴定结论的内容与方式第42-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X频段双频共口面微带天线技术研究
下一篇:关于内群体和外群体在冲突中交际策略的研究--基于中美文化下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