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国内景观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页 |
·GIS技术在景观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 第10-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GIS技术在风景区景观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 第15-20页 |
·GIS及其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16页 |
·GIS定义 | 第15页 |
·GIS发展过程 | 第15-16页 |
·Civil 3D 2006介绍 | 第16页 |
·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 | 第16-20页 |
·风景名胜区介绍 | 第16-17页 |
·景观的定义 | 第17-18页 |
·景观分析介绍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述 | 第20-22页 |
·区位状况 | 第20页 |
·自然条件 | 第20-21页 |
·气候 | 第20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水文 | 第20页 |
·植被 | 第20页 |
·野生动物 | 第20-21页 |
·人文景观 | 第21页 |
·胜迹 | 第21页 |
·建筑 | 第21页 |
·道路 | 第21页 |
·主要车行道路 | 第21页 |
·步行道路 | 第21页 |
·村落 | 第21页 |
·周边土地利用情况 | 第21-22页 |
第四章 GIS及其相关技术辅助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 | 第22-55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Civil 3D 2006辅助地形图高程赋值 | 第22-23页 |
·TIN与DEM的提取 | 第23-24页 |
·GIS技术辅助地形和水文分析 | 第24-51页 |
·地形因子提取 | 第24-45页 |
·水文因子提取 | 第45-51页 |
·GIS技术辅助可视性分析 | 第51-55页 |
·可视区域分析 | 第51-53页 |
·通视性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