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近代哲学(1840~1918年)论文

人间须信思量错--王国维研修康德论略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 文献整理及研究思路第9-25页
 第一节 《教育世界》上王国维作品一览第9-16页
 第二节 80余年来的王康勾联研究第16-22页
 第三节 本文依据的文献及研究思路第22-25页
第一章 王国维研修康德概况第25-30页
 第一节 《静庵文集·自序》解读第25-26页
 第二节 《自序》解读第26-27页
 第三节 《自序二》解读第27-30页
第二章 以日本为驿站:1899——1903第30-37页
 第一节 研修康德始于1899年第30页
 第二节 大量阅读哲学入门书第30-32页
 第三节 《哲学丛书》与《哲学概论》第32-33页
 第四节 王国维与"知的直观"第33-35页
 第五节 对康德知识论的介绍第35页
 第六节 王国维与"物自体"第35-37页
第三章 以叔本华为中介:1903——1904第37-49页
 第一节 示我大道——《汗德像赞》解读第37-39页
 第二节 通康德的关键——《康德哲学批判》辨第39-42页
 第三节 《就伦理学上之二元论》中的康德第42页
 第四节 《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中的康德第42-44页
 第五节 《释理》中的康德第44-45页
 第六节 "康德哲学论纲"——《汗德之知识论》等解读第45-49页
第四章 全面研修:1905——1907第49-58页
 第一节 对梁启超绍述康德的批评第49-50页
 第二节 《论性》中的康德第50-51页
 第三节 古雅美学说与康德美学第51-53页
 第四节 《汗德之伦理学与宗教论》解读第53-55页
 第五节 《述近代教育思想与哲学之关系》中的康德第55-57页
 第六节 康德与荀子认识论比较第57-58页
余论 别而不离:1907——1927第58-64页
 第一节 1907年后仍阅读康德第58-59页
 第二节 《人间词话》与康德第59-61页
 第三节 《论政学异同疏》中的康德因素第61-6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4-65页
后记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氢化钠对水稻悬浮细胞抗氧化系统及抗氰呼吸的影响
下一篇:燕麦麸抗氧化性能研究及不饱和脂肪酸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