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6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研究的背景第8-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研究概况第10-1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4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2 区域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石第16-20页
   ·绝对优势理论第16-17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17页
   ·生产要素禀赋论第17-18页
   ·核心—外围理论第18页
   ·协同学理论第18-19页
   ·博弈论第19-20页
3 区域产业合作的内在机制及空间形态研究第20-26页
   ·区域产业合作的动力机制第20-23页
     ·资源驱动力第20页
     ·市场驱动力第20-21页
     ·成本驱动力第21-22页
     ·技术驱动力第22页
     ·管理驱动力第22-23页
   ·区域产业合作的空间扩散机制与形态第23-26页
     ·区域产业合作的空间扩散机制第23-24页
     ·区域产业合作的空间形态第24-26页
4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实证研究第26-51页
   ·区域产业合作条件分析第26-41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现状第26-29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基础第29-32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现状判断第32-37页
     ·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分析第37-39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第39-41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第41-44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梯度转移第41-42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反梯度转移第42-43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聚集第43-44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研究第44-47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点—轴”系统发展模式第44-45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圈域”发展模式第45-47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发展策略第47-51页
     ·用创新观念推动产业合作进程第47-48页
     ·用政府协作破除制度障碍第48-49页
     ·用企业主动性推进产业合作第49-50页
     ·用制度的服务性促进区域产业合作第50-51页
5 总结第51-53页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第51页
   ·创新点第51-52页
   ·不足之处第52页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产酶条件优化
下一篇:基于GIS的110短信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