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理基础 | 第21-25页 |
·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约理论 | 第21-22页 |
·私权利对公权力制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赋予公民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助于对公权力的制约 | 第22页 |
·公民权利的司法保护理论 | 第22-23页 |
·公民权利司法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赋予公民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助于公民权利的司法保护 | 第23页 |
·社会正义理论 | 第23-25页 |
·社会正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赋予公民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缺失 | 第25-32页 |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缺失的现状 | 第25-28页 |
·公民缺乏维护公益的积极性 | 第25-26页 |
·立法中无行政公益诉权的规定 | 第26页 |
·司法实践中存在审判盲区 | 第26-27页 |
·我国尚未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 第27-28页 |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公民的行政公益诉讼意识淡薄 | 第28-29页 |
·立法受传统原告资格理论的限制 | 第29页 |
·司法拘泥于传统的原告资格标准 | 第29-30页 |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受“法律上利害关系”的限制 | 第30-32页 |
第4章 确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想 | 第32-41页 |
·提高公民的行政公益诉权意识 | 第32-33页 |
·通过诉讼制度改革提高公民的行政公益诉权意识 | 第32页 |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行政公益诉权意识 | 第32页 |
·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提高公民的行政公益诉权意识 | 第32-33页 |
·弥补立法上的空白 | 第33-34页 |
·将公民的行政公益诉权入宪 | 第33页 |
·修改行政诉讼法的相关内容 | 第33-34页 |
·扩大解释“法律上利害关系” | 第34-35页 |
·确立检察机关、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 | 第35-38页 |
·确立检察机关的原告资格 | 第35-36页 |
·确立公民个人的原告资格 | 第36-37页 |
·确立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 | 第37-38页 |
·借鉴境外经验,加快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步伐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