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第9-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3-19页 |
| 一、研究问题 | 第13页 |
| 二、研究框架 | 第13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四、研究过程 | 第15-18页 |
| (一) 个案选取 | 第15页 |
| (二) 资料搜集 | 第15-18页 |
| (三) 研究资料分析 | 第18页 |
| 五、研究的限制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 一、课程实施及其研究取向 | 第19-20页 |
| (一) 课程实施的涵义 | 第19页 |
| (二) 课程实施的研究取向 | 第19-20页 |
| 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 第20-23页 |
| (一) 课程方案的研制与采用阶段中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 第21页 |
| (二) 具体课程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三) 评价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特征 | 第23-33页 |
| 一、走进 M 学校 | 第23-24页 |
| (一) 初识 M 学校 | 第23-24页 |
| (二) 与师生“面对面” | 第24页 |
| 二、《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 | 第24-27页 |
| (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 | 第24-26页 |
| (二) “探究活动,主要是做题目就行了!” | 第26-27页 |
| (三)“《科学》教材:学生轻松了,老师更累了!” | 第27-29页 |
| (四)“《标准》实际上是中考的标准” | 第29-30页 |
| (五)“成绩不好,你说什么话都不会理你的!” | 第30-31页 |
| (六)“我们的感觉”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 | 第33-40页 |
| 一、《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7页 |
| (一)有利于《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 | 第33-34页 |
| (二)不利于《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 | 第34-37页 |
| 二、研究的启示 | 第37-40页 |
| (一)营造改革的环境有利于《科学》课程实施 | 第37-38页 |
| (二)注重《科学》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 第38页 |
| (三)重视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学研究 | 第38页 |
| (四)改变《科学》教师的教材观 | 第38页 |
| (五)加强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间的互动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附录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