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内聚营养源SRB污泥固定化技术的碳源内聚及处理含镉废水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7-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碳源内聚的提出第13-14页
   ·碳源内聚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吸附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第15-18页
     ·吸附机理及影响吸附的有关因素第18-21页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第21-27页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第21页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第21-24页
     ·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第24页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24-27页
   ·含镉废水的来源及危害第27页
   ·含镉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7-30页
     ·化学法第27-28页
     ·物理化学法第28-29页
     ·生物吸附法第29-30页
   ·含镉废水生物处理法的发展趋势第30-31页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第31-33页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32页
     ·本研究的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第33-39页
   ·试验材料第33页
     ·活性污泥第33页
     ·培养基第33页
     ·试验溶液第33页
   ·试验仪器和药剂第33-35页
     ·试验仪器第33-34页
     ·试验药剂第34-35页
   ·试验过程第35-37页
     ·碳源内聚材料吸附和解吸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5页
     ·最优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的制作第35-36页
     ·碾磨颗粒活性炭吸附和解吸碳源的研究第36-37页
     ·固定化小球吸附、解吸以及再生碳源的研究第37页
     ·固定化小球处理含镉废水第37页
   ·试验分析研究方法第37-39页
     ·乳酸钠的测定方法第37-38页
     ·原子吸收法分析镉第38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8页
     ·扫描电镜(SEM)第38-39页
第三章 碳源内聚材料的选择及其性能研究第39-50页
   ·引言第39页
   ·碳源内聚材料的选择第39-40页
     ·候选碳源内聚材料第39页
     ·乳酸钠吸附量及吸附时间的考察第39-40页
   ·碳源吸附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0-42页
     ·初始乳酸钠浓度第40-41页
     ·初始pH第41页
     ·温度第41-42页
     ·振荡强度第42页
   ·碳源解吸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2-45页
     ·解吸量及解吸时间第43页
     ·解吸pH第43-44页
     ·解吸温度第44页
     ·振荡强度第44-45页
   ·碾磨颗粒活性炭的结构研究第45-46页
   ·C-30循环吸附性能研究第46-48页
     ·再生剂的选择第46-47页
     ·再生次数的研究第47-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固定化小球内聚碳源及其性能研究第50-64页
   ·引言第50页
   ·包埋材料对碳源内聚影响的研究第50-52页
     ·PVA加入量第50-51页
     ·C-30加入量第51-52页
     ·SRB污泥加入量第52页
   ·固定化小球激活方式的研究第52-53页
   ·固定化小球吸附碳源的研究第53-56页
     ·乳酸钠吸附量及吸附时间的考察第53页
     ·乳酸钠吸附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3-56页
   ·固定化小球解吸碳源的研究第56-58页
     ·乳酸钠解吸量及解吸时间的考察第56页
     ·乳酸钠解吸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6-58页
   ·固定化小球乳酸钠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8-61页
     ·再生乳酸钠浓度第59页
     ·再生时间第59-60页
     ·再生初始pH第60页
     ·再生温度第60-61页
     ·再生振荡强度第61页
   ·固定化小球碳源再生性能的研究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乳酸钠在不同载体上吸附行为的研究第64-78页
   ·引言第64页
   ·乳酸钠在C-30上的吸附行为第64-71页
     ·乳酸钠的吸附等温线第64-65页
     ·固相-水分配系数第65-66页
     ·乳酸钠吸附动力学研究第66-69页
     ·乳酸钠吸附热力学研究第69-71页
   ·乳酸钠在固定化小球上的吸附行为第71-74页
     ·吸附平衡分析第71-72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72-74页
   ·再生动力学试验研究第74-76页
     ·再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74-75页
     ·试验条件第75页
     ·模型参数的求取第75-76页
   ·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最优固定化小球处理含镉废水工艺参数研究第78-93页
   ·引言第78页
   ·不同固定化小球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第78-80页
     ·试验条件第78页
     ·不同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理含镉废水效果的比较第78-80页
   ·固定化小球-镉溶液体系中的物料计算第80页
     ·营养源的内聚量第80页
     ·镉(II)、硫酸根、COD的平衡计算第80页
   ·处理含镉废水工艺条件的优化选择第80-89页
     ·初始镉(II)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80-83页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83-85页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85-88页
     ·振荡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88-89页
   ·镉离子去除机理研究第89-92页
     ·预处理第89页
     ·镉去除机理第89-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93-95页
   ·结论第93-94页
   ·建议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期刊及获奖情况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职业兴趣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下一篇:活血清肺饮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