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8页 |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 第11-14页 |
·可见光型催化剂 | 第14-22页 |
·贵金属沉积TiO_2光催化剂 | 第14-17页 |
·离子掺杂TiO_2光催化剂 | 第17-19页 |
·其它复合TiO_2光催化剂 | 第19页 |
·新型可见光催化剂 | 第19-22页 |
·BiVO_4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BiVO_4的结构 | 第22-23页 |
·BiVO_4的合成方法 | 第23-24页 |
·BiVO_4的应用 | 第24-25页 |
·BiVO_4的改性 | 第25页 |
·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光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48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8-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光催化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第30页 |
·钒酸秘的制备 | 第30页 |
·Ag-BiVO_4的制备 | 第30页 |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48页 |
·XRD表征 | 第30-36页 |
·TEM和SEM分析 | 第36-38页 |
·红外光谱(IR)表征 | 第38-39页 |
·TG-DSC分析 | 第39-45页 |
·DRS分析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吸附作用及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48-67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吸附实验方法 | 第48页 |
·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48-49页 |
·光催化降解率的计算 | 第49-50页 |
·吸附实验 | 第50-57页 |
·BiVO_4和Ag-BiVO_4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50-53页 |
·Ag-BiVO_4对MB的吸附特性 | 第53-57页 |
·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研究 | 第57-66页 |
·Ag掺杂量对亚甲基蓝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Ag在不同煅烧温度处理下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紫外光下pH值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紫外光下Ag-BiVO_4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紫外光下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紫外光下Ag-BiVO_4降解亚甲基蓝的光谱分析 | 第62-64页 |
·动力学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67-87页 |
·可见光下Ag掺杂量对催化剂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Ag-BiVO_4在不同煅烧温度处理下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 第68-70页 |
·可见光下Ag-BiVO_4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70-72页 |
·可见光下pH值对亚甲基蓝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可见光下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73-74页 |
·BiVO_4和Ag-BiVO_4降解亚甲基蓝的光谱的比较分析 | 第74-78页 |
·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78-84页 |
·不同Ag掺杂量对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79-80页 |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80-82页 |
·初始pH值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82-83页 |
·MB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83-84页 |
·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比较分析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