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1 引言 | 第15-3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信息资源的地位 | 第15-16页 |
·信息资源的地区差距 | 第16-17页 |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信息资源测度 | 第19-23页 |
·信息资源地区差距 | 第23-26页 |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26-27页 |
·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 | 第27-28页 |
·信息瓷源的影响因素及效率分析 | 第28-29页 |
·信息资源管理 | 第29-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研究基本前提与假说 | 第3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论文结构 | 第33-34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34-35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34页 |
·可能的不足 | 第34-35页 |
2 理论回顾 | 第35-51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35-38页 |
·信息 | 第35-36页 |
·信息资源 | 第36-37页 |
·信息资源差距 | 第37-38页 |
·信息资源的分类、特征与作用 | 第38-42页 |
·信息资源的分类 | 第38-40页 |
·信息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 | 第40-41页 |
·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影响 | 第41-42页 |
·信息资源配置 | 第42-46页 |
·信息资源配置的类型 | 第42-43页 |
·信息资源的配置方式 | 第43-46页 |
·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理论 | 第46-50页 |
·经济增长理论及其进展 | 第46-47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信息资源建设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 | 第51-65页 |
·新中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51-54页 |
·萌芽阶段(1949-1980) | 第51页 |
·起步阶段(1981-1996) | 第51-53页 |
·高速发展阶段(1997-至今) | 第53-54页 |
·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 第54-60页 |
·信息资源差距问题 | 第54-59页 |
·信息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问题 | 第59-60页 |
·信息资源差距的危害与原因 | 第60-63页 |
·信息资源差距的危害 | 第60-61页 |
·国家间信息资源差距的根本原因 | 第61-62页 |
·地区信息资源差距的原因 | 第62-63页 |
·群体信息资源差距的主要原因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研究方法 | 第65-79页 |
·信息资源差距测度方法 | 第65-67页 |
·信息资源差距系数 | 第65-66页 |
·市场集中度 | 第66-67页 |
·生产函数 | 第67-68页 |
·面板数据 | 第68-71页 |
·面板数据简介 | 第68-69页 |
·混合估计与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 | 第69-70页 |
·固定效应模型 | 第70页 |
·随机效应模型 | 第70-71页 |
·Hausman检验 | 第71页 |
·数据包络分析 | 第71-77页 |
·DEA方法简介 | 第71-75页 |
·可变规模报酬模型 | 第75-76页 |
·Malmquist指数 | 第76-77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77-78页 |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 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 | 第79-99页 |
·信息资源的传播处理机制 | 第79-83页 |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的关系 | 第79-81页 |
·信息资源的处理机制 | 第81-83页 |
·信息资源的测度 | 第83-87页 |
·信息资源测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83-85页 |
·信息资源的测度方法 | 第85-87页 |
·信息资源与知识的作用机制 | 第87-91页 |
·信息资源与知识传播的比较 | 第87-88页 |
·知识的处理机制 | 第88-89页 |
·信息资源与知识处理机制的比较 | 第89-90页 |
·信息资源与知识利用的区别 | 第90-91页 |
·信息资源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作用 | 第91-94页 |
·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 | 第91-92页 |
·信息资源对自然资源的节约机制 | 第92-94页 |
·信息资源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 第94-98页 |
·人类行为研究概述 | 第94页 |
·人类个体信息行为模型 | 第94-96页 |
·组织信息行为模型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6 地区信息资源差距 | 第99-113页 |
·信息资源衡量指标的选取 | 第99-101页 |
·电信指标 | 第99页 |
·邮政指标 | 第99-100页 |
·互联网指标 | 第100页 |
·信息综合指标 | 第100-101页 |
·信息资源地区差距实证 | 第101-108页 |
·电信指标分析 | 第101-103页 |
·邮政指标分析 | 第103-105页 |
·互联网指标 | 第105-107页 |
·信息资源综合指标的分析 | 第107-108页 |
·案例分析——以江苏与广西为例 | 第108-111页 |
·江苏与广西简介 | 第108-109页 |
·江苏广西信息资源差距比较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7 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 第113-123页 |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 第113-119页 |
·变量与数据 | 第113-114页 |
·实证结果 | 第114-116页 |
·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 | 第116-119页 |
·投入要素的地区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关系实证 | 第119-121页 |
·要素投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关系 | 第119-120页 |
·实证结果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8 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及效率研究 | 第123-134页 |
·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3-126页 |
·引言 | 第123页 |
·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3-124页 |
·变量与数据 | 第124-125页 |
·实证结果 | 第125-126页 |
·信息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第126-133页 |
·信息资源效率研究的意义 | 第126-127页 |
·变量与数据 | 第127-129页 |
·实证结果 | 第129-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34-140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34-137页 |
·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34-135页 |
·中国地区信息资源差距正日趋缩小 | 第135-136页 |
·信息资源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 | 第136页 |
·缩小地区信息资源差距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第136页 |
·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育与居民收入 | 第136-137页 |
·信息资源投入产出效率 | 第137页 |
·政策建议 | 第137-139页 |
·进一步深化信息资源的应用 | 第137页 |
·加强信息资源欠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第137-138页 |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措施 | 第138页 |
·居民收入的提高是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保障 | 第138页 |
·加强信息监管,提高信息资源质量 | 第138页 |
·采取措施,提高信息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 | 第138-139页 |
·研究展望 | 第139-140页 |
·信息资源的城乡差距及其贡献研究 | 第139页 |
·微观居民信息消费的相关研究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中文文献 | 第140-145页 |
英文文献 | 第145-147页 |
网站 | 第147-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