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8-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4-30页 |
1 区县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社会经济与人口情况 | 第14-15页 |
·卫生资源与健康状况情况 | 第15页 |
2 新农合运行情况 | 第15-30页 |
·现行补偿方案简介 | 第15-17页 |
·参合情况 | 第17-18页 |
·筹资情况 | 第18-19页 |
·基金支出情况 | 第19-20页 |
·基金结余情况 | 第20-21页 |
·住院人次及其分布情况 | 第21-24页 |
·住院人次及住院率 | 第21-23页 |
·住院人次分布 | 第23-24页 |
·住院费用及其分布情况 | 第24-27页 |
·住院总费用及其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次均住院费用及其分布情况 | 第25页 |
·人均医药费与人均住院费用负担情况 | 第25-27页 |
·住院费用补偿及其分布情况 | 第27-30页 |
·住院费用补偿数额及实际补偿比情况 | 第27-29页 |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费用构成情况 | 第29-30页 |
第四部分 住院费用补偿方案的设计 | 第30-46页 |
1 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30-32页 |
·大数定律 | 第30页 |
·公平理论 | 第30-31页 |
·需求理论 | 第31页 |
·供给理论 | 第31-32页 |
2 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2-34页 |
·量入为出 | 第32-33页 |
·略有结余 | 第33页 |
·重点突出 | 第33页 |
·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 第33-34页 |
3 方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 第34-40页 |
·方案设计采用"分级、分段、累加补偿"的方法 | 第34页 |
·方案设计的过程 | 第34-36页 |
·对测算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 第36-40页 |
4 方案设计的筹资计划 | 第40-41页 |
5 方案设计的结果 | 第41-46页 |
·第一种结果 | 第42-43页 |
·第二种结果 | 第43-44页 |
·两种结果的比较 | 第44-46页 |
第五部分 讨论与建议 | 第46-53页 |
1 讨论 | 第46-47页 |
·参合人数不断增加,筹资水平逐年提高 | 第46页 |
·资金使用实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要求,但资金结余率偏高,资金使用分布不均衡 | 第46页 |
·不同级别医院的住院人次分布不均衡 | 第46-47页 |
·补偿方案的设计对参合农民就诊流向有影响 | 第47页 |
·各区县住院利用率有一定的差别,但同级别医院费用水平相近 | 第47页 |
2 政策建议 | 第47-53页 |
·全市新农合补偿方案的总体设想 | 第47-48页 |
·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 | 第48-49页 |
·实行逐级转诊制度 | 第49-50页 |
·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 | 第50页 |
·积极探索补偿方法和费用支付方式 | 第50-51页 |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 第51-53页 |
第六部分 其他 | 第53-82页 |
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2 研究总结 | 第54-55页 |
3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4 附录一综述 | 第58-71页 |
5 附录二各区县住院费用补偿比测算过程 | 第71-81页 |
6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