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大麦论文

大麦(Yerong×Franklin)DH群体耐湿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1 前言第10-18页
   ·大麦对湿害敏感期及湿害症状第11-12页
     ·大麦对湿害敏感期第11页
     ·大麦湿害症状第11-12页
   ·大麦湿害的机理第12-13页
   ·湿害鉴定指标第13-15页
     ·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指标第13页
     ·生理生化指标第13-14页
     ·产量指标第14页
     ·综合评价指标第14-15页
   ·湿害鉴定方法第15-16页
     ·耐湿总级别值法第15页
     ·五级评分法第15页
     ·耐湿性隶属函数法第15页
     ·耐湿性聚类分析法第15-16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第16页
   ·品种间耐湿性差异与遗传改良第16-17页
   ·抗湿的农艺措施第17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试验材料第18页
   ·田间设计第18页
   ·考察性状与方法第18-19页
   ·统计方法第19-22页
     ·性状遗传力及基因对数分析第19页
     ·偏度系数(91)和峰度系数(92)的估算第19-20页
     ·求各单项指标的耐湿指数α第20-21页
     ·黄叶指数(LCI)第21页
     ·对各单项指标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第21页
     ·动态聚类分析第21页
     ·基于隶属函数的 D 值分析法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6页
   ·湿害对亲本及 DH 群体各性状的影响第22-24页
     ·亲本及 DH 群体各性状在处理及对照间表型值差异分析第22-23页
     ·亲本及 DH 系间各性状耐湿指数的差异性分析第23-24页
   ·DH 群体各性状耐湿指数的遗传参数估计第24-26页
   ·DH 群体耐湿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第26-30页
     ·部分 DH 系各单相指标的耐湿系数第26-27页
     ·各性状的耐湿系数的简单相关分析第27-28页
     ·主成分分析第28-30页
   ·大麦 DH 群体耐湿性 DH 系鉴定第30-36页
     ·04-05 年度大麦 DH 群体耐湿性 DH 系鉴定第30-33页
     ·05-06 年度大麦 DH 群体耐湿性 DH 系鉴定第33-35页
     ·两年度大麦 DH 群体耐湿性 DH 系鉴定结果第35-36页
4 讨论第36-41页
   ·DH 群体作为遗传群体的优势第36页
   ·大麦 DH 群体各性状耐湿指数遗传分析研究第36-37页
   ·大麦不同生长时期对湿害敏感的差异性分析第37-38页
   ·大麦耐湿性鉴定指标问题第38-39页
   ·大麦耐湿性评价方法问题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致谢第46-47页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第47-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焰般的舞者,神性的律动格列柯绘画特色分析
下一篇:引入虚拟角色的三维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