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 船舶造成海域溢油污染的现状及清污情况 | 第10-14页 |
·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清污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第2 与清除船舶溢油污染有关的国际公约及国内立法 | 第14-23页 |
·国际公约及国际民间协定 | 第14-20页 |
·《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 | 第14页 |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 第14-15页 |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第15-16页 |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及相关议定书 | 第16-17页 |
·《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 第17-19页 |
·《1969年油轮所有人自愿承担油污损害责任的协定》及《1971年油轮油污损害责任的暂行补充协定》 | 第19-20页 |
·我国国内立法及相关规定 | 第20-23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第20-21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 第21页 |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第21-22页 |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 | 第22-23页 |
第3 清污主体研究 | 第23-32页 |
·清污主体与清污责任主体的区分 | 第23页 |
·各国在溢油应急系统中对清污主体的规定 | 第23-25页 |
·美国 | 第23-24页 |
·英国 | 第24页 |
·日本 | 第24-25页 |
·我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系统下对"清污主体"的规定 | 第25-26页 |
·我国政府及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溢油应急清污体系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清污主体商业化趋势的研究 | 第28-32页 |
第4 清污费用的性质分析 | 第32-38页 |
·理论界存在的对清污费用性质的争论 | 第32页 |
·本文对于清污费性质的分析 | 第32-38页 |
·清污行为性质分析 | 第33-36页 |
·我国海事行政机关强制清污产生的强制清污费的性质分析 | 第36-37页 |
·非强制性清污费(污染方自行清污或与商业清污公司订立合同清污)的性质分析 | 第37-38页 |
第5 对清污费用索赔的研究 | 第38-57页 |
·清污费用的索赔主体 | 第38-40页 |
·在海事行政机关强制清污的情况下,清污费用的索赔主体 | 第38-39页 |
·在海事行政机关非强制清污的情况下,清污费用的索赔主体 | 第39-40页 |
·清污费用的索赔范围 | 第40-53页 |
·船舶污染发生后清污主体所应进行的清污行为 | 第40-43页 |
·对国际公约中清污索赔范围的分析 | 第43-48页 |
·美国的清除溢油污染索赔范围 | 第48-49页 |
·我国现阶段的船舶溢油污染清污费索赔范围及评估 | 第49-53页 |
·清污费用受偿顺序探讨 | 第53-57页 |
第6 设立我国溢油清污基金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57-65页 |
·各国关于油污基金的设立及相关情况介绍 | 第57-60页 |
·我国溢油清污基金的构建设想 | 第60-65页 |
·设立溢油清污基金的必要性 | 第60-61页 |
·溢油清污基金构建设想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履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