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传统知识概述 | 第9-22页 |
第一节 传统知识概念分析 | 第9-16页 |
一、传统知识的定义 | 第9-11页 |
二、与传统知识相关的概念释义 | 第11-14页 |
三、本文对传统知识的界定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传统知识的特征分析 | 第16-22页 |
一、传统知识的一般特征 | 第16-18页 |
二、传统知识的法律特征 | 第18-22页 |
第二章 传统知识法律保护途径 | 第22-34页 |
第一节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22-30页 |
一、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 第22-24页 |
二、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性 | 第24-27页 |
三、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实践 | 第27-30页 |
第二节 传统知识的其他法律保护形式 | 第30-34页 |
一、侵权法 | 第30-31页 |
二、合同法 | 第31页 |
三、传统社区习惯法 | 第31-32页 |
四、专门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国际社会传统知识保护探索与实践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国际社会保护传统知识实践 | 第34-36页 |
一、国际层面的探索实践 | 第34-35页 |
二、国家层面的探索实践 | 第35-36页 |
三、传统社区的努力 | 第36页 |
第二节 传统知识保护措施 | 第36-41页 |
一、防御性保护措施 | 第36-38页 |
二、积极性保护措施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我国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思考 | 第41-50页 |
第一节 我国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模式选择 | 第42-43页 |
一、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模式 | 第42页 |
二、我国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模式选择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构建我国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制度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43-50页 |
一、权利主体 | 第43-45页 |
二、权利内容 | 第45-46页 |
三、保护期限 | 第46-47页 |
四、救济手段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