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4页 |
·引言 | 第13页 |
·丙烯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及生产 | 第13-16页 |
·丙烯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目前丙烯获取的途径 | 第15-16页 |
·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 | 第16-31页 |
·丙烷脱氢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16-18页 |
·丙烷催化脱氢反应催化体系及主要结果 | 第18-29页 |
·铬系催化剂 | 第18页 |
·铂系催化剂 | 第18-29页 |
·铂催化剂的失活 | 第18-22页 |
·铂锡催化剂 | 第22-25页 |
·铂锡催化剂的改进 | 第25-29页 |
·助剂 | 第25-26页 |
·载体 | 第26-27页 |
·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反应气氛 | 第28-29页 |
·丙烷脱氢新技术 | 第29-31页 |
·脱氢(DH)+氢选择性燃烧(SHC) | 第29-30页 |
·催化氧化脱氢 | 第30页 |
·催化氧化裂解 | 第30-31页 |
·论文设想 | 第31-33页 |
·丙烷催化脱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4-51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44-4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页 |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及计算方法 | 第45-4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7-51页 |
·N_2 物理吸附 | 第47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47页 |
·氢程序升温脱附(H_2-TPD) | 第47-48页 |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48页 |
·丙稀程序升温脱附(C_3H_6-TPD) | 第48页 |
·氢脉冲吸附 | 第48-49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49页 |
·积碳定量分析 | 第49页 |
·程序升温氧化(TPO) | 第49页 |
·原位CO 红外吸附(In situ CO IR ) | 第49-50页 |
·原位电导测量(In situ TPEC) | 第50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0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atrum) | 第50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50-51页 |
第三章 非锡助剂的铂基催化剂上丙烷催化脱氢的研究 | 第51-69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金属氧化物助剂对Pt/γ-Al_2O_3 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金属氧化物助剂还原情况分析 | 第52-55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55-57页 |
·活性和稳定性 | 第55-56页 |
·选择性 | 第56-57页 |
·Pt/Ce-Zn-γ-Al_2O_3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57-65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58-62页 |
·H_2-TPR | 第58-59页 |
·H_2-TPD | 第59-61页 |
·C_3H_6-TPD | 第61-62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62-64页 |
·积碳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第四章 金属氧化物助剂对铂锡催化剂结构和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69-127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Ce 对Pt-Sn/γ-Al_2O_3 催化结构和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70-96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71-84页 |
·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 | 第71-72页 |
·XRD | 第72-73页 |
·NH_3-TPD | 第73-75页 |
·H_2-TPR | 第75-77页 |
·XPS | 第77-79页 |
·CO-IR | 第79-81页 |
·C_3H_6-TPD | 第81-82页 |
·积碳分析 | 第82-84页 |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84-91页 |
·催化剂性能比较 | 第84页 |
·Ce 含量的影响 | 第84-85页 |
·稳定性测试 | 第85-86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86-87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87-88页 |
·空速的影响 | 第88-89页 |
·丙烷分压的影响 | 第89-90页 |
·氢的影响 | 第90-91页 |
·催化剂的失活和与再生 | 第91-96页 |
·催化剂循环再生性能比较 | 第91-93页 |
·H_2-TPD | 第93-95页 |
·金属分散度与再生次数的关系 | 第95-96页 |
·Zn 对Pt-Sn/γ-Al_2O_3 催化结构和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96-116页 |
·Zn 对Pt-Sn/γ-Al_2O_3 催化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97-100页 |
·催化脱氢性能比较 | 第97-98页 |
·金属浸渍顺序对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98页 |
·金属和助剂含量对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98-99页 |
·温度对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99-100页 |
·Zn 对Pt-Sn/γ-Al_2O_3 结构的影响 | 第100-116页 |
·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 | 第100-101页 |
·NH_3-TPD | 第101-102页 |
·H_2-TPR | 第102-105页 |
·In situ TPEC | 第105-108页 |
·XPS | 第108-111页 |
·H_2-TPD | 第111-112页 |
·CO-IR | 第112-113页 |
·C_3H_6-TPD | 第113-114页 |
·积碳分析 | 第114-116页 |
·其它金属氧化物助剂对Pt-Sn/γ-Al_2O_3 催化脱氢反应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各金属氧化物对Pt-Sn/γ-Al_2O_3 脱氢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各金属氧化物对Pt-Sn/γ-Al_2O_3 脱氢选择性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各金属氧化物对Pt-Sn/γ-Al_2O_3 的积碳的影响 | 第118页 |
·Pt-Sn/MOx-γ-Al_2O_3 脱氢性能与文献比较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7页 |
第五章 载体对铂催化剂脱氢的影响 | 第127-138页 |
·引言 | 第127页 |
·PtZn-Sn/SBA-15 脱氢性能的研究 | 第127-134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128-132页 |
·N_2 物理吸附 | 第128-129页 |
·氢脉冲化学吸附 | 第129-130页 |
·TEM | 第130-131页 |
·H_2-TPR | 第131-132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132-134页 |
·载体对Pt-Sn-Ce 三组分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Pt-Sn-Ce 催化剂在不同载体上的脱氢性能比较 | 第134-135页 |
·铂含量对Pt-Sn/2.2Ce-SBA-15 催化剂的脱氢性 | 第135-136页 |
·本章小节 | 第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38页 |
第六章 丙烷在不同反应气氛下的脱氢研究 | 第138-169页 |
·引言 | 第138-140页 |
·少量氧对Pt-Sn/M-γ-Al_2O_3 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40-141页 |
·少量氧对Pt-Sn/2.2Ce-γ-Al_2O_3 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41-159页 |
·催化反应 | 第141-150页 |
·添加O_2 的影响 | 第141-143页 |
·原料气组成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氧浓度的影响 | 第146-147页 |
·接触时间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铂含量对丙烷在氧气氛下脱氢的影响 | 第148-149页 |
·稳定性测试 | 第149-150页 |
·氧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150-154页 |
·积碳分析 | 第150-151页 |
·化学吸附氢的测量 | 第151-154页 |
·反应机理讨论 | 第154-159页 |
·水蒸汽的作用 | 第154-156页 |
·Ce 的作用 | 第156-157页 |
·DRS 分析 | 第157-159页 |
·少量氧对Pt-Sn/2.2Ce-SBA-15 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59-160页 |
·水蒸汽对铂催化剂的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60-165页 |
·水蒸汽对不同铂催化剂的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61-162页 |
·水蒸汽对Pt-Sn/2.2Ce-γ-Al_2O_3 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162-163页 |
·温度对丙烷在水蒸汽气氛下脱氢的影响 | 第163-164页 |
·在水蒸汽气氛下反应后的积碳分析 | 第164-165页 |
·本章小节 | 第165-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69-171页 |
作者简介 | 第171页 |
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与专利目录 | 第171-173页 |
致谢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