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附红细胞体病形态学研究及PCR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病原特性研究 | 第11-14页 |
·分类学研究 | 第11页 |
·形态与结构 | 第11-12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附红细胞体在机体的分布及增殖方式 | 第13-14页 |
·附红细胞体致病机理 | 第14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3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15-16页 |
4 诊断方法 | 第16-18页 |
·显微镜检查 | 第16-17页 |
·血清学检查 | 第17-18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18页 |
5 治疗 | 第18-19页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实验一 犬附红细胞体形态学及血液学指标研究 | 第21-3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临床症状观察 | 第22页 |
·剖检变化 | 第22页 |
·显微镜检测 | 第22-23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3页 |
·碘制动实验 | 第23页 |
·血液血指标的测定 | 第23-24页 |
·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24页 |
·血液压片镜检结果 | 第24-25页 |
·姬姆萨染色 | 第25-26页 |
·瑞氏染色结果 | 第26页 |
·吖啶橙染色 | 第26-27页 |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27-28页 |
·碘制动实验 | 第28页 |
·血液血指标的测定 | 第28-29页 |
3.讨论 | 第29-33页 |
实验二 犬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3-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41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病料来源 | 第33-34页 |
·载体与受体菌 | 第34页 |
·器材和试剂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41页 |
·阴性对照的制备 | 第34页 |
·犬附红细胞体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34-36页 |
·PCR产物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36-40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40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40页 |
·对已知犬附红细胞体的检测 | 第40页 |
·对疑似病例的检测 | 第40-41页 |
2 结果 | 第41-44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41页 |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 | 第41-42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42-43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43页 |
·已知犬附红细胞体的检测 | 第43页 |
·疑似病例的检测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