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硬骨鱼类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研究 | 第11-12页 |
2 鱼类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3 鱼类芳香化酶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大泷六线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研究 | 第19-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4页 |
2 结果 | 第24-36页 |
·精巢的发育分期和周年变化 | 第24-31页 |
图版2-I:大泷六线鱼精巢发育的周期变化 | 第28-30页 |
图版2-I 说明 | 第30-31页 |
·卵巢的发育分期和卵细胞的变化 | 第31-36页 |
图版2-II:大泷六线鱼卵巢发育的周期变化 | 第34-36页 |
图版2-II 说明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8页 |
·产卵和排精方式 | 第36-37页 |
·大泷六线鱼精巢类型和精巢中非生殖细胞 | 第37页 |
·两种卵黄颗粒 | 第37-38页 |
·雌性大泷六线鱼HSI的季节变化 | 第38页 |
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大泷六线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周年变化研究 | 第39-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2 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的建立 | 第40-43页 |
3 结果 | 第43-48页 |
·雄性大泷六线鱼血浆E2 和 T 含量水平的季节变化 | 第43-46页 |
·雌性大泷六线鱼血浆E2 和 T 含量水平的季节变化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49页 |
·性成熟野生大泷六线鱼雄鱼血浆T和E_2的变化 | 第48页 |
·性成熟野生大泷六线鱼雌鱼血浆E_2和 T的变化 | 第48-49页 |
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大泷六线鱼性腺 ER 和 AR 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第50-6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2 结果 | 第52-58页 |
·性腺及性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的免疫组织化学 | 第52-56页 |
图版4-Ⅰ:性腺 ER 免疫组化染色 | 第53-55页 |
图版4-Ⅰ说明 | 第55-56页 |
·性腺及性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的免疫组织化学 | 第56-58页 |
图版4--II:性腺 AR 免疫组化染色 | 第57-58页 |
图版4--II 说明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大泷六线鱼性腺芳香化酶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第60-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2 结果 | 第61-65页 |
·芳香化酶在精巢及精细胞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 第61-63页 |
图版5-Ⅰ:精巢中芳香化酶免疫组化染色 | 第62-63页 |
图版5-Ⅰ说明 | 第63页 |
·芳香化酶在卵巢及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 第63-65页 |
图版5-II:卵巢中芳香化酶免疫组化染色 | 第64-65页 |
图版5-II 说明 | 第65页 |
3 讨论 | 第65-66页 |
·芳香化酶与精巢发育的关系 | 第65页 |
·芳香化酶与卵巢发育的关系 | 第65-66页 |
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大泷六线鱼生长激素(GH)部分序列克隆的研究 | 第67-7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8-7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 第74页 |
·六线鱼GH部分片段PCR扩增 | 第74-75页 |
·PCR 产物回收 | 第75页 |
·pGEM-T 载体连接的片段的鉴定 | 第75-76页 |
·测序结果 | 第76-77页 |
4 讨论 | 第77-78页 |
·模板的抽提及浓度 | 第77页 |
·大泷六线鱼GH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