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嵌入式系统发展的概述 | 第9-13页 |
| ·嵌入式系统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相关操作系统及技术 | 第13-16页 |
| ·以UNIX为代表的传统操作系统 | 第13页 |
| ·微内核结构操作系统 | 第13-14页 |
| ·单地址空间操作系统 | 第14-16页 |
| ·永久性操作系统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ARM920T硬件平台的研究 | 第18-26页 |
| ·ARM微处理器概述 | 第18-21页 |
|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 第21-22页 |
| ·ARM微处理器的结构特点 | 第22-23页 |
| ·ARM微处理器的特点 | 第22页 |
| ·ARM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结构 | 第22页 |
| ·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结构 | 第22-23页 |
| ·ARM微处理器核的选型 | 第23页 |
| ·基于ARM920T内核的S3C2410 微处理器简介 | 第23-26页 |
| 3. SDSM操作系统的研究 | 第26-34页 |
| ·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型分析 | 第26页 |
| ·各类操作系统分析 | 第26-30页 |
| ·传统操作系统 | 第26-28页 |
| ·永久性操作系统 | 第28-29页 |
| ·单地址空间操作系统 | 第29-30页 |
| ·SDSM操作系统的引入 | 第30-31页 |
| ·SDSM的实现 | 第31-32页 |
| ·SDSM操作系统的特点 | 第32-34页 |
| ·单一数存储据模型的特点 | 第32-33页 |
| ·SDSM操作系统中断和异常处理的特点 | 第33-34页 |
| 4. 基于ARM的SDSM操作系统处理机管理研究 | 第34-59页 |
| ·线程迁移技术的研究 | 第34-35页 |
| ·线程迁移技术的引入 | 第34页 |
| ·线程迁移技术的概念 | 第34页 |
| ·线程迁移技术的特点 | 第34-35页 |
| ·迁移技术中处理机管理的研究 | 第35-43页 |
| ·就绪线程管理部件采用的数据结构 | 第36-39页 |
| ·就绪线程管理部件的设计 | 第39-41页 |
| ·信号量管理数据结构 | 第41-42页 |
| ·信号量管理的设计 | 第42-43页 |
| ·处理机管理的设计 | 第43-46页 |
| ·处理机管理的数据结构 | 第43-44页 |
| ·处理机管理的设计 | 第44-46页 |
| ·异常、中断处理和处理机切换技术的研究 | 第46-58页 |
| ·SDSM操作系统中断和异常处理方式 | 第46-47页 |
| ·ARM微处理器异常和中断的分类 | 第47-48页 |
| ·ARM微处理器异常中断的特点 | 第48-49页 |
| ·ARM对异常中断的响应流程 | 第49-50页 |
| ·基于ARM的异常、中断处理的设计思想 | 第50页 |
| ·基于ARM的I/O异常中断设计 | 第50-54页 |
| ·基于ARM的可恢复异常中断处理的设计 | 第54-55页 |
| ·基于ARM的不可恢复异常中断处理的设计 | 第55页 |
| ·基于ARM的处理机切换的设计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处理机管理相关技术基于ARM的研究 | 第59-69页 |
| ·基于ARM的SDSM操作系统启动引导技术的研究 | 第59-67页 |
| ·PC机与ARM微处理器启动引导的差别 | 第59页 |
| ·ARM启动引导技术的特点 | 第59-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6 结论 | 第69-71页 |
|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69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69页 |
| ·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