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施工论文--施工机具与施工机械化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自动轨枕张放机的研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第11-14页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本论文主要完成的任务第15-16页
第2章 张放机机械系统方案及螺旋副设计第16-25页
   ·工程背景第16-17页
   ·张放机机械系统方案第17页
   ·螺旋传动副的设计第17-25页
     ·螺杆的设计第18-19页
     ·螺母的设计第19页
     ·螺旋副的驱动转矩第19-21页
     ·钢筋的伸长量及螺杆转速第21-22页
     ·螺纹牙的强度校核第22-23页
     ·螺旋副装配及相关说明第23-25页
第3章 张放机传动系统设计第25-59页
   ·载荷的简化及系统的固有频率第25-30页
     ·等效刚度计算第25-27页
     ·等效载荷的计算第27-28页
     ·系统的固有频率对系统的影响第28-30页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第30-47页
     ·原动机的选择第30-31页
     ·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及分配第31-35页
     ·减速器齿轮设计第35-41页
     ·滚动轴承的选择第41-44页
     ·齿轮轴和联轴器的设计第44-45页
     ·键的设计第45-47页
   ·重点机构设计验证第47-48页
   ·螺母卡头的优化设计第48-51页
   ·机械传动系统装配及相关说明第51-54页
   ·液压泵的选择第54-56页
   ·液压调速回路设计第56-59页
第4章 控制系统组成及系统的数学模型第59-87页
   ·变量泵控制系统原理第59-61页
   ·控制采集方案及系统硬件组成第61-63页
   ·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第63-78页
     ·电—机械转换元件第64-65页
     ·电液比例方向流量阀第65-67页
     ·阀控液压缸第67-73页
     ·变量泵的活塞——斜盘模型第73-74页
     ·泵—马达系统第74-78页
     ·速度传感器第78页
     ·比例放大器第78页
   ·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框图第78-81页
   ·回路动态特性定性分析第81-82页
   ·张放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参数第82-87页
第5章 系统的控制算法及动态特性仿真第87-113页
   ·常规 PID控制第87-92页
   ·模糊控制简介第92-96页
   ·Fuzzy—PID自整定控制器设计第96-105页
     ·模糊语言变量的确定第97-98页
     ·隶属度的确定第98-102页
     ·模糊量清晰化第102-105页
     ·确定程序流程图第105页
   ·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第105-113页
     ·仿真的目的及必要性第105-106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06-109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09-113页
第6章 总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VB-T(CMSE-OFDM)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下一篇:陕西省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