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其他科学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9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9-11页
 §1-2 太阳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述第11-16页
  1-2-1 太阳能与新能源简介第11-12页
  1-2-2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第12-13页
  1-2-3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第13-14页
  1-2-4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4-15页
  1-2-5 利用太阳能的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综述第16-25页
 §2-1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问题的提出第16-17页
 §2-2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基本概念第17页
 §2-3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优点第17页
 §2-4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标准第17-18页
 §2-5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2-5-1 国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2-5-2 国内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研究现状第20页
 §2-6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工程实例第20-23页
  2-6-1 居住建筑第20-22页
  2-6-2 公共建筑第22-23页
 §2-7 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第三章 被动式太阳能装置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第25-39页
 §3-1 被动式太阳热能应用系统概述第25-31页
  3-1-1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第25-29页
  3-1-2 被动式太阳能降温系统第29-31页
 §3-2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适应性设计第31-34页
  3-2-1 总的原则第31-32页
  3-2-2 对建筑选址的要求第32页
  3-2-3 对方位的要求第32页
  3-2-4 对建筑表面积与体型的要求第32-33页
  3-2-5 对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第33页
  3-2-6 对围护结构材料与构造的要求第33-34页
  3-2-7 对窗、墙面积比的要求第34页
  3-2-8 对场地坡度的要求第34页
 §3-3 集热蓄热墙式太阳能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第34-35页
 §3-4 阳光间式太阳能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第35-37页
  3-4-1 阳光间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第35-36页
  3-4-2 附加阳光间的优点第36页
  3-4-3 工程实例第36-37页
 §3-5 被动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第37-39页
第四章 主动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第39-58页
 §4-1 主动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概述第39-44页
  4-1-1 主动式太阳能系统第39-42页
  4-1-2 主动式太阳能集热装置第42-44页
 §4-2 太阳能集热装置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第44-48页
  4-2-1 太阳能装置与坡屋顶的结合第44-47页
  4-2-2 太阳能装置与平屋顶的结合第47-48页
 §4-3 太阳能集热装置与住宅墙面的一体化第48-53页
  4-3-1 原则第48-49页
  4-3-2 墙体型太阳能集热器第49-50页
  4-3-3 双层皮幕墙技术第50-51页
  4-3-4 太阳墙(SAH 系统)技术第51-52页
  4-3-5 透明隔热材料第52-53页
 §4-4 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建筑构件的一体化第53-56页
  4-4-1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阳台的一体化第53-54页
  4-4-2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遮阳的一体化第54-56页
 §4-5 其他结合应用形式第56-58页
第五章 太阳能光电装置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第58-65页
 §5-1 光电技术原理第58-59页
 §5-2 光电系统的类型第59-60页
 §5-3 光电装置的安装特点第60-61页
 §5-4 光电装置的设计实例第61-65页
第六章 太阳能装置的配置建议第65-70页
 §6-1 在系统配置方面——整合设计第65-67页
 §6-2 在建筑构造方面——构件化第67-68页
 §6-3 在艺术效果方面第68-70页
  6-3-1 倾斜的屋顶或墙体第68-69页
  6-3-2 采光天棚第69页
  6-3-3 富有韵律感的立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图片索引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离子型酸液胶凝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长输管道自动焊接工艺研究